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佳。但眼神依然锐利如刀。

    皇弟在冀州做得好大事业。宣武帝开门见山,语气莫测。

    元愉恭敬行礼:臣弟不过尽忠职守,为陛下分忧。

    哦那军功授田、三三阵法,还有那些能发雷霆的兵器,都是为朕分忧宣武帝突然拍案,朕怎么听说,你在收买军心,图谋不轨!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责难,元愉不慌不忙:陛下明鉴,边镇艰苦,将士用命,若不厚赏,何以激励士气至于那些新奇战法兵器,皆为对抗柔然所需。臣弟若有二心,又岂会孤身返京

    宣武帝盯着元愉看了良久,突然咳嗽起来。一旁宦官连忙递上药汤,却被皇帝一把推开。

    高肇说你必反,元雍劝朕削你兵权。宣武帝喘息着,但朕知道,这朝中真正能为国分忧的,反倒是你这个曾经最不成器的弟弟。

    元愉心头一震。看来宣武帝并非完全被高肇蒙蔽。

    朕给你两个选择。宣武帝伸出两根手指,一是留在洛阳,任尚书令,辅佐朝政;二是返回冀州,继续都督军事,但须交还一半兵权。

    这是个艰难的选择。留在中枢可以参与决策,但等于自入牢笼;返回冀州虽能继续经营根基,却要交出一半心血。

    臣选第二条。元愉毫不犹豫,但恳请陛下准许臣保留新练之兵。边关多事,旧军不堪用。

    宣武帝似乎早料到这个回答,冷笑一声:准了。但朕要派监军随行。

    臣遵旨。

    离开皇宫时,元愉在长廊偶遇高肇。这位当朝国舅爷一身紫袍,面带假笑:京兆王别来无恙啊。听说陛下让你回冀州真是...遗憾。

    元愉微笑回应:国舅爷客气了。冀州虽远,却清净自在。倒是洛阳...风波险恶,国舅爷要多加小心。

    两人目光相接,火花四溅。高肇压低声音:别以为有陛下护着你就万事大吉。这洛阳城,终究是我高家的天下。

    元愉不再多言,拱手告辞。走出宫门,他回头望了一眼巍峨的皇宫。宣武帝病容明显,恐怕时日无多。一旦皇帝驾崩,高肇必定专权。到那时...

    王爷,回府吗元烈牵马过来。

    不,去彭城王府。元愉翻身上马,是时候和元雍叔叔好好谈谈了。

    彭城王元雍是宗室重臣,在朝中势力庞大。历史上他曾与高肇争权,最终获胜。元愉需要这个盟友,至少暂时需要。

    7

    雷霆入洛

    永平三年的春雨来得又急又猛。元愉站在冀州城楼上,望着被雨幕笼罩的官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城墙垛口。三天前派往洛阳的密探至今未归,这种反常让他隐隐不安。

    王爷!八百里加急!

    元烈浑身湿透地冲上城楼,手中高举着一封火漆密封的铜筒。元愉一眼认出那是彭城王元雍的私人印信。他一把抓过铜筒,拇指挑开漆封,抽出里面的绢布。

    绢上只有七个字:

    上崩,速来。高谋变。

    雨点打在绢布上,墨迹微微晕开,像是一团化开的血。元愉瞳孔骤缩——历史上宣武帝确实在永平三年驾崩,但比记忆中的时间早了近半年!

    击鼓聚将!元愉的声音压过了雨声,全军一级战备!

    两个时辰后,冀州都督府大堂灯火通明。元愉麾下三十余名将领披甲而立,雨水从他们的铠甲上滴落,在地面汇成细流。

    元愉一身戎装站在沙盘前,手中马鞭点在洛阳位置上:陛下驾崩,高肇谋变。我欲亲率三千铁骑南下勤王,诸位以为如何

    长史杨钊第一个反对:王爷,无诏入京等同谋反!高肇正愁没有把柄...

    若等到诏书,恐怕就是问罪的旨意了。元愉冷笑,高肇必立幼主以便操控。届时一道矫诏下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祁同伟穿越北魏元愉改写历史简介 >祁同伟穿越北魏元愉改写历史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