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等皆为阶下囚。
那也不能公然造反啊!杨钊急得直搓手。
元愉的马鞭在沙盘上划了一条线:谁说我要造反我是去勤王。他特别重读了最后两个字,打出清君侧,诛高肇的旗号。
校尉王猛眼睛一亮:王爷高明!当年尔朱荣也是以清君侧之名入洛...
闭嘴!元愉厉声喝止,本王岂是尔朱荣之流
王猛自知失言,连忙跪下。元愉缓和语气:我要的是名正言顺地执掌朝政,不是血流成河的政变。他环视众将,元烈率雷霆营为前锋,携带二十枚震天雷。王猛领一千轻骑随后。我自领中军两千。记住,未得我令,不得擅自攻城!
末将遵命!众将齐声应诺。
三日后,当元愉的部队抵达洛阳城外十里处时,探马带来了最新情报:高肇已立年仅七岁的太子元诩为帝,自封大司马、录尚书事,总揽朝政。彭城王元雍被软禁府中,太后被隔绝内宫。
果然如此。元愉冷笑,传令,在此扎营,举行军事演习。
演习元烈不解。
对,演习。元愉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让洛阳城听听雷霆之声。
次日清晨,洛阳守军惊恐地发现城外平原上突然出现一支精锐骑兵,正在列阵操练。更可怕的是,这支军队不时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皇宫内,年仅七岁的小皇帝元诩被爆炸声吓得钻到案几底下。高肇气急败坏地喝令禁军戒备,同时派使者出城质问。
使者是元愉的老熟人——御史中尉崔孝芬。此人一见元愉就厉声呵斥:京兆王无诏率兵近畿,意欲何为莫非谋反
元愉端坐马上,悠然道:崔大人此言差矣。本王闻陛下驾崩,特来奔丧。至于这些将士...他指了指身后严阵以待的军队,不过是例行演练罢了。怎么,我大魏律法禁止将领练兵了
崔孝芬被噎得说不出话。元愉乘势追问:倒是崔大人,先帝驾崩,为何不发丧天下新君即位,为何不召宗室入朝高肇隔绝内外,软禁彭城王,其心可诛!
你...你血口喷人!崔孝芬脸色煞白。
元愉不再理会,转头对元烈道:传令,再放十枚震天雷,给崔大人开开眼界。
震天雷的爆炸声让崔孝芬的马惊得人立而起,差点把他摔下来。这位御史中尉狼狈离去时,元愉在他身后高喊:告诉高肇,本王在此恭候圣旨!
接下来的三天,元愉按兵不动,只是每天举行军事演习,震天雷的爆炸声成了洛阳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城内流言四起,都说京兆王得天神相助,能召唤雷霆。
第四天清晨,洛阳城门突然大开,一队仪仗缓缓而出。为首的竟是彭城王元雍!
元愉立即率亲兵出迎。两马相接,元雍低声道:高肇撑不住了。太后在朝会上当众痛哭,说高肇隔绝内外,不许她见孙儿。宗室大臣群起攻之,高肇被迫退让。
新君如何元愉最关心这个问题。
元诩那孩子...元雍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聪明得不像七岁孩童。高肇宣读遗诏时,我分明看到他嘴角冷笑。
元愉心头一凛。历史上元诩确实聪慧过人,最终导致胡太后不得不将其毒杀。这个孩子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变数。
圣旨到!一名宦官尖声宣读,京兆王元愉忠勇可嘉,特加封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即刻入朝辅政!钦此!
元愉下跪接旨,心中冷笑。这显然是高肇的缓兵之计。但无所谓,只要进入权力中枢,他有的是办法对付高肇。
臣领旨谢恩。元愉恭敬道,随即压低声音问元雍,高肇党羽如何
崔孝芬、王显等十余人在朝,禁军中也有他的人。元雍同样小声回应,不过老夫已联络了领军将军于忠,他愿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