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甸甸地压在城市上空,纹丝不动。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胶体,一丝风也没有,连老榕树上的蝉鸣都变得有气无力。街道两旁的树叶无精打采地耷拉着,仿佛也在屏息等待着什么。一种山雨欲来的窒息感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就在我下班走出写字楼旋转门,被这沉闷的空气包裹得有些烦躁时,腰间那只沉寂了太久的BB机,突然剧烈地震动起来!那熟悉又陌生的震动感,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瞬间窜遍全身。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手指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几乎是慌乱地按亮了屏幕。一串陌生的数字在小小的绿色屏幕上跳动——不是126台,是另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会是公用电话吗是她吗无数个念头瞬间挤爆了大脑。

    顾不得多想,我拔腿就跑。目标明确——街角那个熟悉的绿色公用电话亭。天空仿佛也在配合着我的心跳,豆大的雨点毫无征兆地砸落下来,先是稀疏的几点,敲打在滚烫的地面上,发出嗤嗤的轻响,蒸腾起微弱的白气。紧接着,雨幕便铺天盖地地倾泻下来,打在树叶上、屋顶上、路面上,发出越来越密集的哗哗声。等我气喘吁吁地冲进电话亭,狭窄的空间里瞬间弥漫开湿漉漉的雨汽和我奔跑带来的热气。玻璃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外面喧嚣的雨声,亭内只剩下自己粗重的喘息和雨水冲刷玻璃的模糊声响。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

    好的,我们将这个充满时代印记却又戛然而止的90年代爱情故事进行深度扩写。扩写将在完全忠实于您提供的关键情节和原文情感基调的基础上,融入丰富具体的环境描绘、人物心理刻画、时代细节填充和关键氛围渲染,让福州盛夏的炙热、连江小城的依恋、玉泉山的葱郁、朋友聚会的喧闹,以及那份隐忍而最终消散的情愫,都变得更加饱满、立体且触动心弦。

    5

    连江小城的涟漪

    那个傍晚的雨,洗去了盛夏最后的酷热,也洗亮了张恩玲眼中本就存在的光。BB机的鸣响与第一次青涩通话的回音,像投入各自平静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一圈圈扩散,最终牵引着他们笨拙地靠近。两周后,我终于鼓起勇气,在又一次小心翼翼的通话中,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试探和期盼:恩玲……这个周末,如果你有空,要不要……来连江看看话一出口,自己的心跳先擂鼓般敲在耳膜上。

    张恩玲在电话那头沉默了足有十秒,那十秒的空白里,我几乎能听到她微微抽气的声音,能想象她低头绞着公用电话缠绕的黑色线圈时指尖的紧张。然后,一个极轻却清晰的好字,带着一点破釜沉舟的味道,透过电流传来,瞬间点燃了我的心。

    那是一个初夏阳光格外慷慨的周六清晨。张恩玲如约出现在连江长途汽车站略显陈旧的出口处。她似乎刻意打扮过,洗得发白的浅蓝色连衣裙是新的(或许是咬牙添置的唯一行头),熨烫得平平整整,脚上一双半新的白色塑料凉鞋,露出略显拘谨的脚趾。头发仔细地梳成一条乌黑光亮的麻花辫垂在身后,只有额角鬓边不易察觉地渗出细密的汗珠,暴露着她的紧张。她站在早晨的微光里,像一株刚从湿润泥土里挺直腰杆的小青葱,新鲜,却透着小心翼翼。看到我后,她嘴角立刻弯起一个努力灿烂的笑容,眼神却有点不敢直视。

    路……路上还好吗

    我接过她拎着的一个简单的小布袋,布料是很旧的劳动布,边缘已经磨得起了毛边。

    好,好,很快。她连忙点头,声音依旧有些低,带着一点长途颠簸后的微哑。

    带着她穿行在连江县城的街道上,扑面而来是熟悉的故乡气息。空气里混杂着海风特有的咸腥和路边摊油炸糕点的油香,与福州的工业闷热截然不同。窄小的街道两旁多是两三层的老式砖混楼房,偶尔夹杂着几栋贴着白色马赛克的新建私宅。骑楼下的杂货铺已经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促销员与白领:1998盛夏响的BB机简介 >促销员与白领:1998盛夏响的BB机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