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又出兵西藏,占领拉萨,杀死拉藏汗。消息传到北京,玄烨震怒:策妄阿拉布坦,竟敢重蹈噶尔丹覆辙!他决定再次出兵西北,平定叛乱。

    然而,此时的玄烨年事已高,难以亲自出征。他任命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统领大军西征。临行前,玄烨语重心长地对胤禵说:此去责任重大,务必荡平叛军,扬我大清国威!

    胤禵不负众望,他率领大军,翻山越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击败策妄阿拉布坦的军队,收复西藏。捷报传来,玄烨欣慰不已,但他也深知,西北问题根深蒂固,要彻底解决,还需长期努力。

    第二十五章:皇子争斗愈激烈

    随着玄烨日渐衰老,立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太子之位空缺多年,各位皇子的争斗也愈发激烈。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胤禛在朝中逐渐崭露头角,他以铁面无私著称,致力于整顿吏治、改革弊政,赢得了玄烨的赏识。而胤禩则依旧广结善缘,在朝中拥有众多支持者,势力不容小觑。

    朝中大臣们也纷纷站队,形成了四爷党和八爷党两大阵营。双方明争暗斗,互不相让。其他皇子也不甘示弱,各自为战,妄图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分得一杯羹。

    玄烨看着儿子们为了皇位斗得不可开交,心中痛苦万分。他多次警告皇子们要和睦相处,但收效甚微。他深知,自己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否则一旦自己驾崩,必将引发一场大乱。

    第二十六章:皇嗣之谜千古疑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玄烨在畅春园驾崩,终年六十九岁。临终前,他留下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然而,这份遗诏却引发了诸多争议。八爷党等人认为,遗诏是胤禛篡改的,真正的继承人应该是十四阿哥胤禵。他们声称,玄烨原本写的是传位十四子,被胤禛改为传位于四子。

    但也有学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依据。清朝的遗诏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篡改难度极大。而且,玄烨对胤禛的能力和为人一直比较认可,选择他作为继承人,并非毫无道理。

    无论真相如何,胤禛顺利登基,成为雍正皇帝。他登基后,立即对八爷党进行打压,将胤禩、胤禟等人削爵圈禁,八爷党彻底失势。而十四阿哥胤禵也被召回北京,解除兵权,派去守皇陵。

    第二十七章:雍正新政除积弊

    雍正皇帝即位后,面临着诸多问题。康熙晚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为了挽救危局,雍正决定推行新政。

    他首先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人头税。这一政策减轻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接着,他又实行火耗归公,将各地征收赋税时加征的火耗统一收归国库,然后再以养廉银的形式发放给官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污腐败。

    此外,雍正还推行改土归流,废除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改派流官治理。这一举措加强了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

    然而,新政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但雍正皇帝态度坚决,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哪怕得罪天下人,朕也在所不惜!在他的坚持下,新政得以顺利推行,国家逐渐走上正轨。第二十八章:兄弟相残惹争议

    在推行新政的同时,雍正皇帝对自己的兄弟也毫不留情。除了打压八爷党,他对其他兄弟也心存疑虑。三阿哥胤祉因与废太子胤礽关系密切,被雍正以无人臣礼为由,削爵圈禁,最终死于禁所。

    就连曾经支持他的十三阿哥胤祥,虽然备受雍正信任,获封怡亲王,荣宠一时,却也在无形之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孝庄秘史续集简介 >孝庄秘史续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