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温度还没散去,带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仿佛把我一下子拉回小时候的记忆:那时放学回家,赤脚踩在土地里,大人们在屋檐下编草帽,我在旁边当看门童,满是幸福。

    我们沿着小路一路向前,走到村里的小河边。河水清澈见底,河床上铺着大小不一的石子,河水从石缝里挤出来,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我想起小时候常常和同伴来到这里捕捉小鱼小虾,用竹筒装起来放进小玻璃瓶里,然后跑回家让母亲帮忙烹制。那天,我们俩在河边用竹竿捉鱼,结果被一个陌生的城里人看见,他嘲笑我们乡下孩子笨拙,把鱼弄得满脸泥巴,却也帮我们把竹竿接好,给我们讲城里的见闻。我还记得那次回家,母亲因为我弄得浑身狼狈,揪着我的耳朵念叨:以后别去河边疯,差点被城里人笑话。可我从心底知道,那陌生人给了我一种冲破小山村困境的渴望——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

    data-faype=pay_tag>

    夕阳西下,村里的狗开始吠叫,远处的晚钟响起。我和父亲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看着水面映出的落日余晖。父亲指着对岸的一株桃树:那桃树是当年你爷爷种的,每年春天都开得好看。你还记得吗那时候你和我一起去采桃子,被蜜蜂蜇了一身包,你吓得嗷嗷叫。

    我揉揉被父亲踢到的伤疤,苦笑道:我记得,那疼得我在河边哭了半天。父亲笑了笑:你哭完,我就背你回家,带你去镇上打了针。后来镇长还表扬我,说我们爹儿俩感情好。他说这话时,眼底微微一怔,像是回忆起当时的温情。这一刻,我突然感觉,父亲和我的关系并不仅仅是血缘,而是多年来在土地、在记忆里一起耕耘出来的深情。

    我沉默了一会儿,心里却翻江倒海:这么多年,我追逐梦想,逃离小城,追求所谓的大城市生活,却忘记了陪伴父母的那份情分。曾几何时,我为离家数载而骄傲,却从未想过父母每天盼着我回家的日子有多么漫长。想到这些,眼睛有些酸涩。

    夜色渐浓,河面上的暮霭像一层薄纱覆盖,一切都静谧下来。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去吧,天冷了,别着凉。我起身,点头道:嗯,爸,我也累了。我们肩并肩朝家走去,脚步有些沉重,却满是归属感。

    回到家时,母亲已经做好了一桌饭。厨房里热气腾腾,桌上摆着刚炖好的羊肉汤、炒白菜、煎小土豆。母亲看见我们回来,忙站起来招呼:快坐下,吃饭了,这才跟你爸回来,他可没少念叨你。我笑着坐下,把炒白菜夹到碗里,香气扑鼻而来,心里忽然觉得再大的欲望也比不上这一碗热饭、一家团圆的温暖。

    那晚,我们一家三口在小小的厨房里吃饭。父亲和母亲讲着村里的琐事:谁家的小孩考上了高中,谁家的牛崽生了崽,谁家房顶漏了雨。但在我耳里,每一句都饱含了关心与温情。我想起自己曾经渴望证明什么,却忘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5

    第五章

    老友重逢

    第三天,我去村口的小卖部买日用品。小卖部不大,只有一张旧柜台,上面摆着几包方便面、一瓶瓶凉茶,旁边还有几盒香烟和各种糖果。我往柜台一靠,招呼店主:刘婶,我要一包面、一瓶酱油。刘婶抬头看见我,一愣:你不是去北京工作的李辰吗怎么回来啦我笑着摆手:待不住啊,家里头又冷又寂寞,就回来歇几天。

    刘婶摇头:你这年纪就凭借知识去大城市打拼不错,可别一天就回来,也得给爸妈挣点钱。出去干啥都行,但别忘了根在哪儿。

    我笑着点头,塞进零钱又掏了个小塑料袋:劣货,给刘婶您买点番薯干解解馋。刘婶接过袋子,笑得咧开嘴:你孩子还真记得管俺。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几句,才又各自忙碌。

    那天午后,我去村里唯一的网吧——其实只是用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归途与故里简介 >归途与故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