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data-faype=pay_tag>

    起身走过去,轻轻打开盒盖,一件未完成的棉袍静静躺在其中。

    布料厚实,针脚细密,袖口已经绣了几片艾草图案——是他最爱的药草之一,也是她亲手挑的纹样。

    她坐回窗边,将棉袍摊在膝头,指尖拂过那些尚未缝完的地方。

    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谢砚站在医馆门口,低头看她整理药材时的模样。

    他总是穿着一袭深色长衫,袖口沾着些药材碎屑,眼神却比药罐里熬出的糖浆还要柔和。

    这句话像是种进了心里,悄悄生根发芽。

    她低头笑了笑,她终于明白,自己也想让他挡得住穿堂风,护得住药行灯火。

    门外铜铃又响了一声,她回神望去,只见陈阿公正拎着一篮月饼笑眯眯地走进来。

    哎哟,小蘅啊,这都中秋了,你还守着药炉呢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篮子放在桌上,我特地让婆娘做了甜枣馅儿的,你尝尝。

    苏蘅忙起身招呼:谢谢陈阿公。她顺手将银杏叶往怀里藏了藏,可还是被陈阿公一眼瞥见。

    哟,这不是谢掌柜送来的吧他笑得意味深长,我看你盯着它都快半个时辰了,小丫头,你这脸都红到耳根了。

    苏蘅怔了怔,脸上顿时烧起来,

    陈阿公见状哈哈一笑,端起茶碗喝了口热茶,才慢悠悠地道:谢掌柜那人,看着冷,其实心里最是细腻。他每次送来的东西,哪一样不是正好合你用上次那批薄荷叶子,不就治好了镇东头娃娃的风寒

    苏蘅没说话,只是低头摩挲着手里的棉袍,眼神温柔坚定。

    陈阿公放下茶碗,拍了拍她的肩:你也别藏着掖着啦,要我说,你们俩啊,早就是一根藤上的两片叶子了。只是谁也不先开口罢了。

    她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胸口很是柔软,仿佛连呼吸都轻了些。

    等陈阿公离开后,她仍坐在窗前,久久未动。

    夜风渐凉,药炉的火光映着她的侧脸,温柔如月。

    她低头看着那件棉袍,心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定一件事——她要把这件衣裳织完,亲手交到他手上。

    与此同时,药行门前,谢砚正倚着门框抬头望月。

    月圆如玉,洒落清辉。

    他手中拿着一枚蜜枣,却并未放进嘴里,而是捏着那颗小小的果实,若有所思。

    白日里,他看见她在医馆窗前缝香囊,低眉浅笑的样子,让他心头一阵发热。

    那时她鬓角别着一支木簪,风吹过时轻轻晃动,像是她未曾说出口的心事。

    等她的药柜腾出空格,我就搬过来。他轻声自语,声音随风散入夜色中。

    风起了,带走了他唇角的一抹笑意,却带不走心底那份沉甸甸的念想。

    屋内,苏蘅终于站起身,将棉袍重新放回针线盒中。

    她走到案前,拿起《证类本草》,翻开扉页,将那片银杏叶夹了进去。

    叶脉清晰,墨字温润。

    她合上书,心里已有主意。

    第二日天刚亮,苏蘅便出了医馆,手里攥着一卷布样。

    她穿过青石板路,走到镇东头的绣坊门口,敲了敲门。

    谁呀里面传来柳娘子的声音。

    是我,苏蘅。

    门吱呀一声开了,柳娘子披着外衣迎她进来,哟,这么早

    想请教些针线上的事。苏蘅把布料摊开在案几上,我想缝一件带有金银花的棉袍,但不太懂怎么处理边角。

    柳娘子眼睛一亮,笑得意味深长:这可是给谁做的瞧你挑布料的样子,怕不是要送人吧

    苏蘅低头摩挲着厚实的灰蓝布料,没说话,只是手指不自觉地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药柜里的甜简介 >药柜里的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