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他,我就知道你又该精神内耗了。她顿了顿,给你订的是摄影展,主题是‘记忆与断层’,挺适合你的。

    我没拒绝。

    展馆在城市旧区的工业园改造区,混凝土灰墙与铁质楼梯交错的建筑群,像是城市记忆的残骸,凌乱却不失某种秩序。展厅入口摆着一句话:所有的断裂,都是为了新的连接。

    我站在这句话前愣了几秒,想起沈砚川说那句我一闭上眼,就是你的时候,眼里的疲惫和慌张。他说不是因为不爱才离开我,是因为不敢。

    可爱这种事,如果没有回应,值几个钱

    展馆里光线昏暗,摄影作品大多是黑白色调,有的模糊,有的清晰。像是人生中那些记得住的、记不住的片段,被放大成可以陈列的证据。

    我在其中一幅作品前停住了。

    照片里是一间昏暗的出租屋,床头摆着一只旧闹钟,时针停在凌晨三点。光影透过破碎的窗帘洒在床沿,斑驳得像梦境。

    我一下子就认出了那是我们大学时住过的那间屋子。

    确切地说,是他后来一个人搬出去住的地方。

    我记得那个闹钟,那是我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展品标签写着摄影者的名字:沈砚川。

    闺蜜从另一侧走过来,看到我的脸色变了,低声说:他还拍了你。

    我缓缓地转头。

    就在前面,最后一组。她说完,就转身走远了。

    我抬脚,一步步地往前走,心跳却越来越快。

    那是一组连拍,五张图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第一张,是我在图书馆趴着睡觉,脸埋在手臂里,嘴角弯着,像是梦里有人在哄我。

    第二张,是我撑伞走在雨里,撑伞的姿势别扭得可爱,伞下的书包带子一边挂得高一边垂得低。

    第三张,是我在地铁上打哈欠,眉眼懒散。

    第四张,是我坐在窗边发呆,目光定定地看着窗外,那是我常写稿子的角度。

    第五张,是一只空椅子。

    椅子上放着那串手链。

    我退了一步,嗓子发紧,感觉空气突然变得稀薄。

    旁边有观展的人在讨论,说这一组叫《她一直都在,但我却不敢靠近》。

    我盯着那张椅子,仿佛又回到那个无数次等待他回信的夜晚。

    那晚他没回,手机亮了又暗,等到天亮我告诉自己要放下。

    可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等。

    我走出展馆的时候,阳光正好,刺得我眼睛发涩。

    手机响了一下,是他发来的:照片你看到了吗

    我没有回复,继续往前走。阳光照在身上,暖得让人忍不住想哭。

    那天下午,我约了大学一个老朋友出来吃饭。

    她是我们班那时候成绩最好的女生,毕业后去了外企,现在是管理层,生活光鲜,步步稳扎稳打。

    我们从学业聊到工作,从工作聊到生活。她突然问:你那时候跟沈砚川,真的很喜欢他吗

    我愣了一下,点头:嗯。

    你知道吗那会儿大家都觉得你们会走到最后。

    我笑了笑,没说话。

    她又说:但其实后来你们分手的时候,他有找过我。他让我帮他联系你,说他那时候什么都没有,怕你跟着他吃苦。他问我能不能告诉你……他其实不是不爱你。

    我一下没反应过来,盯着她:你……你没告诉我。

    她点点头:因为我觉得——这事你应该亲耳听到,而不是别人转述。

    我捏着杯子的手指一紧。

    她叹口气:你知道吗,沈砚川后来一个人过得挺难的。他那个展,就是靠着投稿和摆摊的收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她不再是白月光,她是太阳简介 >她不再是白月光,她是太阳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