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许还有血,留在绳索上的印记!尚有余温!

    这绳索,曾是新婚之夜她玩笑般系在他手腕上的同心结丝绦的放大与异化,此刻却成了一条冰冷丑陋的逃命索!

    嗬……一声短促、怪异的气音从李清照喉咙里挤出,像濒死的鸟。紧接着,这声音竟转成了一种低低的、压抑的、最终再也控制不住的笑。笑声在死寂的寒夜里回荡,凄厉如枭啼,听得旁边的老仆们毛骨悚然,纷纷后退。

    好……好个金石大家……她笑得浑身颤抖,几乎站立不住,手指死死抠着那冰冷的绳索勒痕,指甲几乎要折断,好一个……视金石如性命的……赵德甫(赵明诚字)!你跑得……真是……比金石落地……还要快啊!

    笑声戛然而止。她猛地抬起头,望向城墙上那片被沉沉夜幕笼罩的垛口,脸上再无一丝表情,只有一种被彻底冰封的、近乎死寂的平静。寒风卷起她散乱的鬓发,露出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的额头。那曾经在赌书泼茶时闪耀着金石之光的眼眸,此刻深不见底,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洞悉了某种残酷真相后的荒芜。

    data-faype=pay_tag>

    —池阳诀别—

    建康终究是守不住的。赵明诚那夜缒城而逃的行径,如同一个响亮的耳光,彻底抽碎了李清照心中对患难与共的最后一丝幻想。朝廷的责难文书很快抵达,赵明诚被罢官。夫妻二人带着沉重的文物,在兵荒马乱中仓皇沿长江西行,前往相对平静的江西。一路颠沛流离,风声鹤唳。

    行至池阳(今安徽贵池),已是建炎三年(1129年)的盛夏。酷暑难当,江水蒸腾着热气,岸边垂柳的叶子都蔫蔫地打着卷。赵明诚接到新的旨意,命他即刻赶赴湖州(今浙江湖州)上任。

    清照,赵明诚站在临时租住的小院中,眉头紧锁,眼神闪烁,刻意回避着李清照的目光。他指着堆满了半个院子的箱箧、卷轴、囊匣,声音干涩而急促,圣命难违,我需轻装简从,火速赶往湖州赴任。这些……这些金石古器,是我们半生心血所系,更是华夏文脉所在!你……你带着它们,随后乘船慢行。

    李清照的心猛地一沉,像坠入冰窟。建康城墙上那条冰冷绳索的触感,瞬间又回到了指尖。她看着眼前这个形容憔悴、眼神里只剩下对官职的渴望和对身后之物无限眷恋的男人,只觉得无比陌生。她深吸一口灼热的空气,压下喉咙口的腥甜,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刀刃般的锋利:明诚,此去湖州,路途亦非坦途。若……若途中遭遇兵乱,情势危急,这些重物,我当如何处置何者为先何者可弃

    她的目光紧紧锁住赵明诚,像要穿透他的皮囊,看清那颗心如今到底装着什么。

    赵明诚身体微微一震,仿佛被这直白的问题刺中了。他猛地转过身,不再看李清照,而是近乎贪婪地、带着一种近乎病态的痴迷,扫视着那些承载着他毕生梦想的箱箧。他快步走到一只硕大的樟木箱前,那里面装着他视若拱璧的蔡襄《进谢御赐诗卷》、米芾《蜀素帖》等无价墨宝。他枯瘦的手指颤抖着,一遍遍抚摸着冰冷的箱盖,如同抚摸情人的肌肤。

    沉默在灼热的空气中蔓延,只有江风掠过柳梢的沙沙声和远处隐约的船工号子。良久,赵明诚才像终于下定了某种残酷的决心,声音嘶哑而沉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冰渣:

    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他的手指,终于离开了那冰冷的樟木箱,却带着无尽的留恋,转而指向旁边几只形制更为古拙、体积也相对较小的紫檀木箱,那里面是三代鼎彝、秦汉印玺、石刻碑版拓本,是他金石事业的核心与灵魂。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偏执:

    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切记!勿忘之!(出自李清照《金石录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金石劫:李清照传》简介 >《金石劫:李清照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