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序》原文)

    与身俱存亡!

    五个字,如同五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李清照的心上!她眼前猛地一黑,几乎站立不稳,下意识地扶住了旁边滚烫的廊柱。指尖传来的灼痛,远不及心口那瞬间被掏空、被冰封的剧痛万分之一!

    她明白了。彻彻底底地明白了。

    在他赵明诚的天平上,她李清照这个活生生的人,这个与他结发二十余载、赌书泼茶、共历患难的妻子,其重量,竟不如这些冰冷的铜器、石刻、纸帛!她的存在价值,仅仅在于做一个移动的、必要时需与这些宗器一同毁灭的容器!一个守护神物的殉葬品!

    巨大的荒谬感和冰冷的绝望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没有愤怒的质问,没有歇斯底里的哭喊。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脸色白得像池阳江畔新刷的粉墙。盛夏的烈日晒得她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她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四肢百骸都冻僵了。

    她看着赵明诚匆匆交代完毕,甚至不敢再看她一眼,便如同逃离瘟疫般,带着几个仆从仓皇登上了驶往湖州的小船。船桨破开浑浊的江水,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蒸腾的水汽里。

    院子里只剩下她,和满地的、沉重得足以压垮任何脊梁的宗器。

    李清照慢慢地、慢慢地蹲下身,指尖触碰到那只装着商周青铜重器的紫檀木箱。箱体冰冷坚硬,一如赵明诚最后那决绝的命令。她没有流泪,只是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对着箱子,也对着这空荡荡的院子、对着这烽火连天的破碎山河,低低地、一字一顿地吐出两个字:

    好。我……记下了。

    —金石南渡—

    赵明诚的船影消失在浩渺烟波中不过月余,湖州的噩耗便如同淬了毒的利箭,狠狠钉入李清照的世界——赵明诚途中染上疟疾,抵达湖州不久便一病不起,最终在当年八月溘然长逝。临终前,他挣扎着写下绝笔诗,字迹歪斜,满纸凄惶,再无半分当年新婚赌书时的意气风发。

    李清照接到报丧信时,正押着那几大船沉重的文物,在赣江的激流险滩中艰难上行。船身剧烈颠簸,舱内箱箧相互碰撞,发出沉闷而令人心惊的声响。她捏着那张薄薄的信纸,站在摇晃的甲板上,脚下是浑浊湍急的江水,头顶是铅灰色的、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天空。

    没有恸哭失声,没有晕厥倒地。她只是久久地伫立着,任由江风吹乱她早已夹杂了银丝的鬓发,吹得那身素色衣裙猎猎作响。信纸在她指间被攥得死紧,边缘几乎要碎裂开来。最终,她松开手,任凭那载着死讯的纸片被狂风卷入浊浪,瞬间吞噬不见。

    她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决绝。目光扫过船舱里那些在颠簸中呻吟的箱笼——那些他视为性命、命令她与之共存亡的宗器。

    掉头,她的声音干涩沙哑,却异常清晰,穿透了风声和水声,顺流,去洪州(今南昌)。那里,有赵明诚的妹夫李擢在兵部任职,或许能提供短暂的庇护。

    然而,命运似乎铁了心要将这与身俱存亡的誓言推向极致。他们刚在洪州安顿下来,喘息未定,隆祐太后仓皇南逃至洪州的消息传来,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瞬间引爆了这座本已人心惶惶的城池。金兵精锐骑兵追踪而至的流言如同瘟疫般扩散,城内秩序彻底崩溃。溃兵、乱民、盗匪……形形色色的人化作贪婪的洪流,疯狂地冲击着任何可能藏有财物的宅邸。

    李清照寄居的宅院亦未能幸免。喊杀声、哭嚎声、砸门破户的巨响在院墙外此起彼伏。她指挥着仅剩的几个忠仆,将最核心的几箱宗器——三代鼎彝、秦汉印玺、蔡襄米芾等人的墨宝真迹——死命地拖入后宅一间不起眼的柴房。仓促间,她瞥见墙角一只巨大的、用来腌菜的粗陶瓮。

    搬开!快!她厉声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金石劫:李清照传》简介 >《金石劫:李清照传》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