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枯兰病弱藏深意,妙手拨雾入松风
第四章
枯兰病弱藏深意,妙手拨雾入松风
从主母王氏的正院出来,沈清荷感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那富丽堂皇的厅堂,每一个人脸上的笑容、眼中的神情、话里的深意,都像一层层无形的网,让人透不过气来。特别是王氏提及“肺痨”时的轻描淡写,以及她对某些药材“没什么大用”的评价,像冰冷的针,扎入了沈清荷心底最深的痛处,将那些关于母亲临终前的模糊记忆、那股奇异的味道、那个神秘的访客,再次搅动起来,让她心中疑窦丛生。
回到幽篁居,竹林依旧静默,空气中带着清苦的凉意,似乎要洗涤掉沾染在身上的所有喧嚣和污浊。墨书小心地接过沈清荷披风,见她脸色平静,便没多问,只默默地去准备热水。
沈清荷坐在窗前,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将自已在主母院里看到、听到、感受到的,一一在脑海里过滤、分析。王氏的威严与刻薄,沈清柔的甜美伪装下的阴鸷,赵氏的蠢笨和急功近利,沈清泽的傲慢与轻浮,李姨娘的寡淡与自保,沈清越的无奈与隐忍……她像一个冷眼旁观的棋手,默默地将这些棋子的习性、走法,都记在心里。
而王氏那句关于“肺痨”的话,像一颗微小的石子,投入了她心底关于母亲死因的死水中,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她无法确定那是不是王氏的刻意为之,又或是无心之言,但它与母亲当年的病况、与她在母亲遗物中发现的异常、与墨书口中的神秘访客联系起来,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切。母亲的病逝,或许真的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她取出母亲留下的药理古籍,又翻到关于肺病、咳嗽以及相关药材的章节。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如今在她眼中却带着一种探寻真相的紧迫感。她需要更多的知识,才能辨别那些看似寻常的现象下,是否隐藏着不寻常的原因。
午后,就在沈清荷沉浸在古籍之中时,幽篁居外传来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这脚步声不通于府里那些急匆匆的仆役,也不像主母院周嬷嬷那种带着刻意响动的派头,而是透着一种稳重和从容。
墨书警觉地走到院门口张望,片刻后惊喜地跑了进来。
“姑娘!是林嬷嬷!”
林嬷嬷?沈清荷微怔。林嬷嬷是祖母沈老太太身边最得力的管事嬷嬷,向来只在松风院伺侯,轻易不会出门。她来了幽篁居,难道是祖母有什么吩咐?
她立刻起身迎了出去。刚到院门口,便看到一位身穿深色比甲、梳着整齐圆髻的老妇人,正由幽篁居的李婆子引着走进院子。林嬷嬷看起来约莫五十来岁,身材富态,面容慈祥,眼睛里却透着一种历经风霜的通透与睿智。她衣着朴素,但料子却是上好的杭绸,浆洗得一丝不苟,显得十分干净利落。她腰间挂着一个瞧着有些年头的荷包,上面绣着松柏暗纹。
“林嬷嬷,您怎么来了?快请进。”沈清荷恭敬地上前行礼。
“四姑娘无需多礼。”林嬷嬷和蔼地笑着,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了一圈,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老太太吩咐老奴过来瞧瞧姑娘,顺道请姑娘去松风院坐坐。”
祖母召见?沈清荷心中一动。祖母自从她母亲去世后,便很少过问她的事情,只是偶尔派人送些东西来,或者像上次那样让林嬷嬷传话,叮嘱她学规矩。这次主动召见,是因何事?难道是听说了昨日月例的事情?或是晨昏定省上发生了什么?
她心中揣测,但面上不动声色,只恭敬地应道:“是,劳烦嬷嬷引路。”
她回屋简单收拾了一下,带上墨书,便跟着林嬷嬷出了幽篁居。
前往松风院的路,与去主母院的方向不通。松风院位于沈家宅院的东侧,依山傍水,环境清幽雅致。一路走来,少了主母院那边的刻意雕琢和富丽堂皇,多了几分自然和古朴。院子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