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枯兰病弱藏深意,妙手拨雾入松风
到一些药材的炮制时,曾提到过某些矿物质粉末,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土壤或水源产生轻微的污染,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那种带着微弱辛辣的异味和白色粉末,让她的思绪跳跃到了母亲书中的一段记载——关于一种名为“蚀骨粉”的药材辅料。这种辅料本身无毒,但在研磨过程中如果混入其他矿物杂质,或是与某些特定的水分、土壤成分接触,会产生一种对植物根系有轻微侵蚀作用的物质。它不会立刻杀死植物,而是慢慢破坏植物的吸收功能,表现出来就是叶片发黄、花苞枯萎,看起来就像是得了病或是养分不足。

    她记得母亲的批注里写道,“此物虽微,然日积月累,能蚀根损脉,使生机暗绝,不可不慎。”母亲当年为何会对这种药材辅料有如此详细的批注?这其中是否藏着什么深意?

    此刻,眼前的兰花症状,与母亲书中的描述惊人地相似!白色粉末,微弱辛辣的异味……这极有可能就是那种带有杂质的“蚀骨粉”,被人以某种方式撒在了花盆边缘,或是混入了浇花的水中,长时间地破坏兰花的根系。

    而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非常隐蔽。因为它不像直接投毒那样会立刻显现,而是慢慢发作,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养护不当或植物自然生病。而且,“蚀骨粉”本是药材辅料,寻常人根本不会想到它会用来害花,即使发现了粉末,也只会认为是灰尘或泥土。

    沈清荷的心跳开始加速,但她面上却保持着冷静。她没有立刻指出她怀疑是“蚀骨粉”作祟,这种药材辅料寻常人不知道,贸然说出来难以解释来源。她需要一个更巧妙的方式。

    她又蹲下身,仔细观察了几个花盆。在其中一个花盆的排水孔处,她看到了一点点残留的、像是沉淀物的痕迹,也是带着那种微弱的白色。这进一步印证了她的猜测——问题出在浇花的水或土壤里,而且是人为的。

    “祖母,女儿看这兰花,根系似乎出了问题。”沈清荷站起身,语气沉静地说,“叶片发黄、花苞枯萎,像是养分无法输送上去。土壤和水分看起来都正常,但这花盆边缘和排水孔处的白色细微粉末,以及这隐隐的辛辣气味,让女儿觉得,可能是有人在日常浇花的水里,或是为兰花更换新土时,不小心混入了什么带有侵蚀性的杂质。”

    她没有直接说出“蚀骨粉”,而是用“带有侵蚀性的杂质”来替代,这样既解释了原因,又不会暴露她对药材辅料的了解。她还用“不小心混入”来描述,既可能是意外,也可能是人为的。这样说,既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又留有余地,不会立刻引发惊慌或指责。

    沈老太太和林嬷嬷闻言,都走到她身边,蹲下身查看。她们也看到了那些白色粉末,也试着闻了闻。

    “确有淡淡的辛辣味……”林嬷嬷喃喃道,“张管事每日都亲自盯着的,怎么会混入杂质?”

    “这种杂质,若是量少,初时不显,要日积月累,才能损伤根系。”沈清荷解释道,“或许不是张管事的问题,而是……负责挑水、搬运新土的小厮,不小心沾染了什么,又或是……用错了什么容器?”她不动声色地将怀疑引向了更外围的、更容易被忽视的环节,特别是那个“主母院新来的粗使丫头”所能接触到的层面。

    沈老太太的目光变得深邃,她看了一眼沈清荷,又看了一眼那些病弱的兰花,陷入了沉思。她久居后宅,自然知道府中无小事,更何况这是她精心照料、准备在赏花会露面的兰花。这件事,绝不会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沈清荷能够发现这些细微之处,并能给出如此有条理的解释,让她感到十分意外。

    “那可有法子补救?”沈老太太问,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女儿在母亲遗物中,曾见过一册关于花草养护的残卷,”沈清荷再次搬出了母亲,这是她知识最合理的来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清荷传简介 >清荷传目录 > 第4章 枯兰病弱藏深意,妙手拨雾入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