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新貌
的《千字文》诗及他本人的前言后语的御书石刻,共保存康熙字迹1246个,全部楷中带草,笔势深得米芾“风墙阵马、沉着痛快”的书法真传。在书刻前后、中间,分别附有康熙的自用“康熙宸翰”、“敕几清晏”、“稽古右文之章”、“龙天主人”和“康熙御笔之宝”等五方特备印章。字数之多,为全国所罕见。
南涅水石刻造像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佛教、民俗的珍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1989年该馆建成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新笔题写了馆名。山西省人民政府将它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潞安府城隍庙
潞安府城隍庙,坐落在长治市长兴东路。规格宏大,布局奇特,是国内现存府级城隍庙中较完好的一座。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元朝初期,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曾多次矿建重修,城为一座具有重要协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庙内全部殿宇沿中轴线布局,轴线分明,纵横对称。中轴线上,从九龙壁(琉璃影壁)始,列有吊桥、街门楼、牌坊、山门、戏楼、献亭、中殿、大殿、寝宫。两侧配以耳殿、廊庑等,共有三院。整个布局,疏密有致,气势雄伟。各殿飞檐凌空,斗拱交错,殿顶琉璃,富丽堂皇,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
上党门
上党门是长治的象征和标志。它位于长治市区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岗上,是古代上党郡署的大门。
“上党”是个地名,始称于战国,在今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的长治市、晋城市、晋中地区的榆社、左权、和顺县和临汾地区的安泽县。关于“上党”的含义,《释名》中解释说“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党”;方志中说“居太行之巅,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也就是说,上党是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上党郡。郡府设在今长治市。
上党门上党门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约581-600年)。它的门楼海拔1500米,与太行山的山顶齐高,十分雄伟壮观。登上门楼远眺,上党古城景色历历在目,远山近水尽收眼底。
唐朝景龙元年(707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居住在上党门内的潞州衙署。他在隋朝建筑的基础上,对上党门进行装饰,并在附近修建了梳妆楼、看花楼、德风亭等建筑。他做了皇帝后,又重返这里增修了飞龙宫、圣瑞阁、望云轩等。
北宋靖康年间(1126-1127),金兵大举南下,攻陷隆德(今长治市),上党门毁于兵火之中。现在的上党门是明代重建的。
上党门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挺拔独立。门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大门左侧建有钟楼,右侧建有鼓楼,钟鼓楼一曰“风驰”,一曰“云动”。意思是说建筑在上党的上党门高耸天外。两楼台基高峙,平行排列,遥相映衬。楼高门低,高低错落,主从分别,充分反映了封建官府的威严,极富民族风格。
上党门作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得到了多次维修和彩画。现在的上党门更加雄伟壮观,景色焕然一新。
五凤楼
长治市南35公里的长治县南宋村,矗立着一座高耸参天的古代建筑,名曰五凤楼。
五凤楼,是玉皇观的山门,高达五层,约20米,层层挑角飞檐,远近层叠,华檐翠壁,琉璃脊兽,光彩耀目,风华多姿。楼下八卦灶顶,结构精巧。该楼建于元代,明万历,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四次修葺,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踩石阶扶栏上楼顶,凭窗远眺,莽莽山川一目收,浩瀚大地入眼帘。
五凤楼坐北朝南,两旁筑有钟楼、鼓楼,松柏掩映。下楼进大门,抬眼望,门内有“天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