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怕。他坦白,但我怕更久的停留。
她点点头,领他走到柜台后,拉开地砖,露出一个地窖。
进来吧。
—
地窖不深,只有一盏黄灯和几排密密麻麻的陶罐。
每只陶罐上都刻着一个名字。
这些是——
镇上每一个人的名字。她解释,你们每一位‘停留者’,每一次轮回后的意识碎片,都被保存于此。
季川顺着灯光看去,赫然看见一个写着姜晚棠的陶罐,罐口微开,里面闪着微光。
她还在
她留下了自己的片段。陶笛淡淡地说,有人选择彻底消失,有人选择留下一盏‘灯’。
那……我的呢
陶笛指向最里侧一排最小的罐子:你有三盏。
季川愣住。
我已经来过三次
这次是第四次。她看着他,每一次,你都快接近真相,每一次,你都选择遗忘。
为什么
因为你怕。陶笛的眼神柔和,怕你如果记起,就真的回不去了。
—
他久久沉默,终于问:你呢你是谁
陶笛看着他,轻轻抚摸着一只最旧的陶罐:我是第一个记得自己来过这里,却选择留下来的人。
你原本是谁
她露出一个几乎温柔的笑:
我原本,是这里。
—
季川终于明白,她不是人。
她是镇子的意识本身,是记忆的容器,是那些碎裂又无法归位的梦的总和。
而她选择成为一个人,是为了让这座镇还能有一扇门可以敲。
—
离开地窖时,陶笛送给他一个小瓷铃。
放在梦里。她说,如果你再次遗忘,它会响起。
他接过,问:你还会记得我吗
她轻轻点头。
我记得每一个曾经试图离开的人。
—
从那以后,季川再去瓷器店时,门总是关着。
窗上贴着一行小字:
本日休息。昨日亦在。
第十章:风骨
镇上有个传说,说若在风停的那一夜翻阅图书馆最旧的那排书架,便会看到一个人的名字。
这个名字从不出现在任何口述、记录或记忆中,但总能以某种方式——潜藏在梦境、书页、琴弦和瓷器裂纹里,渗入镇子的每一寸缝隙。
他的名字叫:风骨。
—
季川第一次看到风骨这两个字,是在陶笛送他的瓷铃里。
那夜他梦见一间无顶的屋子,瓷铃在风中响个不停,墙上有一行被刮掉一半的笔迹:
……如风有骨,名可被记。
他在梦里反复念着这句话,醒来时已泪流满面。
—
林渡却说他听过这个名字。
有一阵子,我总梦见有人在和我说话。他蹙眉回忆,他说他是‘镇子的缝隙’,是时间遗留下的一块骨头。
那他是人吗
不。林渡摇头,他是镇子的构件。不是‘存在’,而是‘骨架’。
—
谢南归说:我弹琴,是为了让他回来。
季川问:你等的那人,是风骨
她没有否认。
他走时,说他要去‘外面’找回我丢失的那一部分。
—
而周野曾在一幅画上写过:
如果我画的船终将靠岸,愿迎我之人仍有风骨。
季川将这些片段拼凑在一起,意识到:这个人,从未现身,却始终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