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于是他开始寻找。
他从图书馆翻到镇志最早的开篇,书页发黄,纸张边缘有一处被火灼过的痕迹。
那页只写了一句话:
本镇建于记忆断裂之处,由风骨起点。
翻到最后一页,落款处也有两个字:风骨。
—
陶笛告诉他:
风骨,是第一位‘构建者’。他用碎片造了这个镇,用梦境修复残缺。
那他现在在哪
她沉默了很久,说:
他在镇子每一处的‘重复’里。
—
季川不解。
你有没有注意到,某些人说过同样的话某些场景,总在某些日子重新上演某一段雨,总在夜里两点开始落下
那是……
是他留下的‘框架’。他是为了维持镇子的存在,必须不断重复这些‘节点’。
可这样不是就无法前进了吗
他原本不在意‘前进’。陶笛微笑,他只想给某些人,留一处可以停靠的地方。
—
季川开始主动寻找重复。
他发现,每月十五夜,镇中央的鸽子总会绕钟楼飞三圈。
河边的那棵柳树,无论风多大,永远只掉三片叶。
小镇的广播每隔一小时播报一次天气预报,但预报的内容,永远是三天前的天气。
—
某日午夜,他再次听到谢南归的琴声,那旋律终于弹完了一整首。
琴声落地的刹那,整个镇子像被拨开一层雾。
他看见一个人影,从旧钟楼上缓缓走出。
高瘦、戴着灰帽,穿长风衣,步伐轻微却坚定。
他没说话,只将一张纸交到季川手中,随后朝镇外的方向走去。
—
纸上写着:
我名风骨,非人,非神。
我非造梦者,但以残梦为砖,碎忆为泥,筑此一镇。
若你想离开,需问自己三个问题:
一、你是否真的记得来时之路
二、你是否接受了所有遗失之物
三、你是否准备承认你是谁
落款下,盖着一个印章,图案是镇子的全貌:环形街道、钟楼、河岸、石桥、瓷器店——唯独没有出口。
—
第二天,镇上所有人都开始做一个相同的梦:
梦中,他们各自在一条隧道中前行,前方有风,脚下有光。
而在隧道尽头,有一个声音低声说:
别怕,我在这里撑着这风。
他们醒来时,窗外无风,街上落叶静止,河面如镜。
但所有人都记住了那个名字:
风骨。
第十一章:重置日
镇子的天色,从未如此灰白。
不是阴天,也不是雾气,而是一种介于光与影之间的空,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静音了。
广播停止了,鸽子没有飞,河边的水也不再流动。
那天是每年的第零日——镇子从不承认它的存在,却总在这天悄然重置。
人们称它为:
重置日。
—
陶笛很早就起了床。
她在瓷器柜上摆好了七盏小灯,每盏灯下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林渡、谢南归、姜晚棠、周野、钟律、陶笛、季川。
她点燃最后一盏灯的时候,镇子的钟塔敲响了一声不同以往的钟鸣:沉闷、缓慢、像是一种预告。
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是季川。
他没有说话,只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