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地址指向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红砖楼,楼道里的感应灯坏了,我摸黑爬上四楼。敲门后,陈莹很快开了门。她看起来疲惫不堪,眼睛红肿,像是哭过。

    你来了。她低声说,侧身让我进屋。

    公寓很小,但整洁。餐桌上摊着各种文件和照片,最显眼的位置放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正是陈伯临终前握着的那张。照片上年轻的陈伯和李素华站在一棵树下,笑容灿烂。

    我找到了这张照片的底片。陈莹说,背面写着日期和地址。1982年7月15日,春风街17号。

    我拿起照片,指尖触到画面的瞬间,一段记忆突然清晰地浮现出来——陈伯站在照相馆外,手里拿着刚洗好的照片,心跳快得像要蹦出胸膛。那天他做了某个重大决定,但具体是什么,记忆又模糊了。

    1982年...陈莹继续说,那一年母亲怀孕了,但孩子没能保住。她从来不愿多谈这件事。她指着照片背面的一行小字,但这个地址不是我们家,也不是任何亲戚家。我查了旧档案...

    她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春风街17号,在1982年是一家孤儿院。

    我的太阳穴突突直跳,有什么可怕的可能性正在成形。你是说...

    我不知道。陈莹的声音颤抖,但父亲临终前那么在意这张照片...而且你突然拥有了他的记忆...她直视我的眼睛,周默,你知道自己的出生日期吗

    我感到一阵眩晕。1982年12月——这是我知道的自己的生日。如果李素华在7月流产,时间上...

    不可能。我下意识反驳,我有父母...周丽华和我父亲...

    你记得你父亲的样子吗陈莹尖锐地问。

    我愣住了。翻遍记忆,竟然找不到一张清晰的面孔。只有模糊的影子,一个很少回家的男人,后来消失了。母亲说他去了南方,再没回来。

    我需要做个DNA测试。陈莹说,声音坚定得可怕,如果你真的是...那个孩子...

    我突然想起另一件事——记忆抑制治疗后,陈伯的记忆变得模糊,但有一个片段却异常清晰:医院育婴室,一个裹在蓝色毯子里的新生儿。当时我以为那是陈莹出生时的记忆,但如果是...

    等等。我打断她,记忆移植项目...他们为什么选择陈伯作为捐赠者为什么又选中我作为接受者

    陈莹的脸色变了。你说得对...这太巧合了。

    我们沉默下来,同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可能性——也许这一切都不是巧合。也许记忆移植项目知道些什么,也许我们正站在某个巨大谜团的边缘。

    窗外,夜色已深。城市的灯光像星辰一样闪烁。我站在这个陌生的公寓里,感到自己同时是两个人,又谁都不是。陈伯的记忆,周默的人生,现在纠缠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结。

    明天我们去项目组。我说,要求查看选择捐赠者和接受者的标准。

    陈莹点点头,然后突然哭了起来。如果...如果你真的是我弟弟...天啊,父亲知道吗他最后的日子,是不是想告诉我这个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此刻,我甚至不知道我指的是谁。是那个可能被领养的周默还是记忆正在消散的陈伯或者,在这两段人生的交汇处,正在形成某个全新的存在

    我需要看看那张照片。我突然说。

    陈莹把照片递给我。我仔细端详着年轻的陈伯和李素华,试图在那些笑容中寻找隐藏的线索。当我将照片对着灯光时,突然注意到一个之前没看到的细节——李素华的手轻轻放在腹部,那是一个本能的、保护性的姿势。

    1982年7月。她当时已经怀孕了。

    而四个月后,周丽华从孤儿院领养了一个男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记忆的长流简介 >记忆的长流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