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是他以前常买的平价品牌,现在她却总不自觉拿在手里。画展开幕前一晚,她在画框内侧贴了张字条:你的图纸教会我,再小的角落也能藏进星光,落款是那年泰山的日期。
跨年夜的写字楼,林宇对着电脑里的创业计划书发呆,屏幕反光里映着窗外的烟花。抽屉深处的牛皮本翻到新页,画着带大阳台的房子,旁边写着
苏瑶的画室需要朝南的窗,字迹比当年工整许多,却少了画小鸢尾花的笔锋。
巴黎的寒冬,苏瑶在跳蚤市场淘到复古绘图笔,笔帽上的雕花让她想起他戴旧的钢笔。笔尖在速写本上落下,画的是穿工作服的男生,腕间系着褪色头绳,背景是堆成小山的建筑模型
——
像极了他们分手那天,他转身时书包带勒出的肩线。
春末的清晨,林宇站在自己参与设计的小区前,看孩子们在花园里追跑。花坛边缘的弧度,和她画过的裙摆褶皱一模一样;凉亭的顶架,无意识地搭成了鸢尾花的形状。路过便利店时,鬼使神差地买了两支牛奶,握在手里的温度,像极了那年她递给他时的掌心。
苏瑶的个人画展上,《未完成的光》系列感动了许多人。每幅画里都有个戴头绳的背影,背景是不同城市的夜景,却都在某个角落藏着极小的建筑模型
——
是她偷偷照着他朋友圈的工地照片画的。画展开幕式上,她摸着颈间的颜料罐吊坠,忽然听见心底的声音:有些砥砺前行,从来不是为了忘记,而是让自己有勇气,重新站在那个人面前。
第十二章:默默守望
春日的工地飘着细沙,林宇蹲在新楼盘的样板间里,瓷砖缝隙里卡着半张传单
——
是苏瑶巴黎画展的宣传页。她站在画前的笑容依然明亮,裙摆上的褶皱和他上周设计的儿童游乐区弧度惊人相似。指尖摩挲着传单上的油墨字,最终在
私人预览
的时间上画了个圈,又默默擦掉。
手机相册里存着她所有的朋友圈照片:在卢浮宫前比耶的游客照,调色盘上堆成小山的钴蓝色颜料,还有张偷拍的窗台特写
——
玻璃罐里插着干枯的鸢尾花,和他插在工地安全帽里的那支,是同个品种。他总是在凌晨三点点赞,像做贼似的迅速退出,却没发现她每条动态的定位,都悄悄选了他可能在的时区。
苏瑶的微博特别关注里,林宇建筑事务所
的更新永远带着红点。看到
旧城区改造项目启动
的新闻时,她会盯着配图里的红色安全帽发呆
——
帽檐下露出的碎发,和他大学时一模一样。私信箱里躺着未发送的消息:你设计的街角图书馆,窗户高度和我画架刚好匹配,最终只变成转发时的一句
期待。
深秋的傍晚,共同好友小周突然发来消息:在
798
看见你前男友了,盯着你的《未完成的光》系列看了二十分钟。
苏瑶握着手机的手发紧,想起那幅画里藏着的细节
——
穿工作服的男生背影,腕间头绳的穗子,其实是用他送的旧头绳拆开的毛线画的。她盯着对话框里的
对方正在输入,最终只收到个笑脸表情。
便利店的加热餐柜前,林宇对着速食粥发呆,玻璃倒影里的人穿着和她画展海报同款的灰色围巾。收银台旁的杂志封面是苏瑶,标题写着
旅法画家的东方乡愁,配图里她的手腕上,依然系着那根褪色的头绳。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牛奶,最终换成她爱喝的热可可,放在了收银台最显眼的位置。
巴黎的初雪夜,苏瑶在画室收到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