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量——不仅传授知识,更点燃希望。
大三开学时,林教授又找到我:王浩,你考虑过保研吗以你现在的成绩和表现,很有希望。
保研我心动了,需要什么条件
成绩要保持在前10%,还要有一定的学术成果或者突出表现。林教授说道,你的教学竞赛获奖和教师资格证都是加分项。
我开始认真考虑这个建议。如果能保研,就能继续深造,将来在教育领域走得更远。
为了争取保研名额,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同时,我也没有放松在补习机构的工作,因为那里是我实践教学理念的最好平台。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教育期刊上看到一篇关于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论文征集通知。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决定写一篇相关论文。
以学困生视角审视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这是我给论文起的题目。
在论文中,我结合自己从学困生到学优生的转变经历,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两个月后,我收到了期刊编辑部的回复:论文被录用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篇发表的学术论文。
王浩,恭喜你!林教授看到论文发表的消息后很高兴,这对你申请保研很有帮助。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从一个数学的学习者,逐渐成长为数学教育的研究者了。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两年前那个神秘系统的出现。虽然它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但它给我带来的改变是永久的。
不仅仅是学习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从自卑到自信,从被动到主动,从怀疑到相信。
现在的我,已经完全相信,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和保持坚定的信念。
第八章
大三下学期,保研申请的关键时刻到了。
我坐在电脑前,填写着申请表上的各项信息。成绩排名第六,发表论文一篇,获得教学竞赛二等奖,拥有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
王浩,你申请哪个导师沈雪走过来问道。她也在申请保研,目标是数学分析方向。
我想申请林教授,主攻数学教育。我指了指申请表上的志愿,你呢
我申请张教授,他在函数论方面很权威。沈雪有些紧张,竞争好激烈啊。
确实,我们专业总共只有三个保研名额,而符合条件的学生有八个。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展示自己的优势。
一周后,面试通知下来了。我被安排在第三个面试,时间是下午两点。
面试当天,我提前半小时到达办公楼。走廊里已经有几个同学在等待,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紧张。
王浩。办公室里传来声音,轮到我了。
推开门,五位老师坐在会议桌后。除了林教授,还有系主任和其他几位教授。
请坐。系主任示意我坐下,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介绍自己:各位老师好,我是王浩,数学教育专业大三学生。三年来,我不仅在学术上努力钻研,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我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教学经验和研究兴趣。老师们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王浩同学,你的经历很特别。系主任看着我的材料,从一个普通高中生到现在的优秀大学生,能谈谈这个转变的原因吗
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我不能说是因为有个神秘系统,只能从其他角度解释。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心态的改变。我认真地说,高中时我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但一次意外的成功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从那以后,我开始相信努力的力量。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