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扳机扣动的瞬间,异样震动从虎口窜上太阳穴。弹壳卡在抛壳窗,变形金属在暴雨中蒸腾出青烟。观礼台传来骚动,程旭却像被钉在射击位,耳畔轰鸣着三年前网吧那夜催债人的皮鞋声。直到陈卫东的怒吼穿透雨幕:通条!

    当他把通条捅进枪膛时,某种粘稠触感让指尖发颤。弹壳带着血肉组织退出的刹那,程旭突然意识到这是昨天保养枪支时遗漏的润滑脂——暴雨让油垢凝结成了致命栓塞。观礼席上的将军已经起身离座,他机械地装填新弹,却发现瞄准镜十字线正在暴雨中扭曲成奶奶输液管的形状。

    十环!电子报靶器响起时,他口腔里泛着通条刮下的金属腥味。领奖台镁光灯亮起的瞬间,文书猫腰递来电报的手在发抖。程旭盯着奶奶病危速归的铅字,突然想起入伍前夜,老人用缝衣针在他内衬绣北斗七星时扎破的手指。

    陈卫东替他接下冠军奖杯的动作像慢镜头。铝合金底座折射着乌云裂缝里的阳光,像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夜他在器材库擦枪,忽然发现奖杯铭文嵌着道裂纹——正与奶奶存折上被他撕破的粘合处重叠。

    特批的探亲假批下来那日,程旭在高铁上数遍了黄河流域的输电塔。每座铁塔都有七颗固定螺栓,他默算着角度与风速,直到车窗倒影里浮现奶奶教他打算盘的模样。列车驶过郑州东站时,手机震动着弹出讣告,死亡时间恰好是他击发第十三次靶标的时刻。

    灵堂的菊花香压过程旭的军礼。父亲将光荣之家绶带覆在骨灰盒上时,檀木与绶带摩擦出沙沙声,让他想起新兵连那夜扫厕所的硬毛刷。姑姑抽泣着说奶奶临终前攥着存折,存款数额精确到他在部队每月的津贴数。

    守灵第三夜,程旭在偏房发现奶奶的针线筐。缠着胶布的顶针下压着张泛黄照片——六岁时的他穿着

    oversized

    军装,胸前挂着大伯的三等功勋章。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旭娃的眼睛亮,能当神枪手。

    他提着工兵锹摸到后山坟地时,残月正照在墓碑新刻的程门赵氏上。刺刀刮去青苔的簌簌声中,童年记忆如泉涌出:七岁那年打碎祠堂瓷瓶,奶奶用身子挡住藤条;初二物理竞赛夺冠,老人连夜纳了双鞋垫,针脚在北斗七星图案里藏了清华二字。

    军刀刻到不孝孙的孝字时,山风突然卷起未烧尽的纸钱。某张残片上清晰留着奶奶的字迹:给旭娃买望远镜。程旭想起存折被盗那日,自动取款机吐出的钞票带着老人贴身保管的体温,而他在网吧挥霍时,纸币上的茉莉花香混进了烟味。

    刻完最后一笔的黎明,程旭在坟前做了个荒诞实验:将奖杯倒插进泥土,铝合金底座居然成了完美的水平仪。他摸出陈卫东给的弹壳压在碑顶,发现底火刻痕与墓碑程字的斜钩形成完美切线——这个认知让他跪倒在地,喉间发出幼兽般的呜咽。

    归队前夜,程旭在储物间翻出奶奶织的毛衣。蛀洞在北斗七星图案上啃出残缺,他鬼使神差地抽出根毛线系在手腕。凌晨三点的月台上,陈卫东盯着他行李箱里露出半截的孝麻,突然说了句没头没尾的话:我奶奶走时,我在阿富汗拆诡雷。

    高铁穿过隧道时,程旭在漆黑车窗上看见奶奶的剪影。老人正在穿针,线头却始终对准他胸前的资历章。当光明重新灌满车厢,他发现自己正无意识摩挲着狙击枪油石,磨痕形成的角度恰是墓碑的倾斜度。

    此后的训练中,程旭开始用特殊方式计算弹道。他会先凝视手腕的毛线五分钟,直到视网膜残留的红色与瞄准镜分划线重合;击发后则想象弹头穿透奶奶织就的星图,在八百米外绣出新的针脚。军械员发现他的88狙有了微妙变化——贴腮板被刻意磨出弧形凹陷,正好契合他下颌的旧伤疤。

    冬至那日,程旭在风洞实验室打破全军纪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英雄吗简介 >英雄吗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