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四回
高邮县贾桂复正堂
运河岸周芳显身手
腊月三十下午,贾桂独自一人,带着一些年货总算来到扬州与夫人团聚。由于李黛的热情温柔,夫妻生活尚且恩爱。但他在扬州只住了六七天,未过初八就匆匆离开了。
李瑞看出女婿与女儿感情有隙,意识到可能路途相隔太远的原因,于是向江苏巡抚提议,调任贾桂到高邮县。只是因为与知府亲缘密切,巡抚衙门同意贾桂就任高邮县候补知县,以代实位。
高邮原知县姓劳名荣,现年五十有八,做官尚且清廉,只是年老无能,算得上是个庸碌之辈,整日烟袋常挂,酒杯长捧,茶壶不离,讲品茶津津乐道,说酒味滔滔不绝,长此以往,高邮成为盗贼的窝点、乱局的焦点,因此急需调任一位年轻有为的新县官。
苏北不比苏南富有,高邮怎比吴江要治理好高邮,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贾桂此去任重道远,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把盗贼清除干净。为此他带着沉重的心情,请教母亲:母亲!此去应如何入手、从何做起万望母亲教导。
宝钗考虑了一下,说:此去责任重大,你既要慎重从事,又要大刀阔斧,最主要的是如何清剿土匪强盗,还高邮百姓一个安宁。
其他可以处理,就是匪帮难以对付。贾桂心情沉重地说。
你也不必害怕。宝钗接着道,对此我已经作了些考虑,你可带史英同往。她既是你的贴身保镖,又是剿匪的主将。
母亲的话正中贾桂下怀,他喜形于色地说:很好!这样我就有底气、有信心对付这帮匪盗了。
也不要太乐观,靠她一人还不够。宝钗想了一会,继续说,我已经要求李知府派杨梅、杨柳陪同史姑娘,因为她俩地熟语言懂。同时,还必须配两名武功高强的人为武官,上述人员李知府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后天是三月初八,是黄道吉日,你去上任吧!
感谢母亲的关怀!还有什么要吩咐的贾桂说。
噢!还有你上任后,除了摸清盗贼情况、研究如何对付外,要把心思放在关切百姓的疾苦上。目前正是青黄不接时期,离麦收还有一个多月,好多家庭缺粮断炊,需要照顾。昨日我也同李知府商量好了,准备发放五百石官粮救济民众,这是对你的莫大支持!你务必把这些粮食及时地发放到最困难的农户手中,严防有人从中中饱私囊。母亲交代道。
请母亲放心!孩儿一定做好安排,督促检查,尽快落实到户。贾桂说。
至于下步如何行动,以后再作斟酌。宝钗说。
孩儿慎记母亲的教导。贾桂愉快地表示。
贾桂按照母亲的吩咐,那天辰时从扬州出发,除上述人员外,还有二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官兵护送。史英寸步不离地紧跟其轿后,队伍浩浩荡荡,虽无鸣锣开道,但也声势不小。他们进入高邮县城,街头巷尾人头攒动,人们好奇地涌来一睹新知县的仪容。
贾桂为体现亲民,下轿步行。他头戴乌纱,身着官袍,脚蹬朝靴,英年朝气,满面春风,频频地向人们招手致意,表现出平易近人的态度,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新知县到达县衙大门前,老知县领一班二十多人前来迎接。贾桂笑容可掬地和他们一一拱手致礼。
他的一举一动,人们都看在眼里,无不投以敬慕的目光。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召集有关人员会商,重点落实救济粮的发放,根据各里不同情况,从速把五百石粮食全部分发下去。他为此宣布三条纪律:一是这批粮食务必要发放到真正的困难家庭,并且须登记造册,发后把名册统一交到县衙,以便检查核验;二是要一次性发放完毕,县、里、保三级不许截留,严禁移作他用;三是要抓紧时日,明日县里开仓分发到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