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楼传来,惊飞了蹲在废墟上的麻雀。阿珍的孙子举着齿轮玩具跑过来,塑料齿轮卡进地上的金属残片,发出

    嗒

    的轻响

    ——

    像二十年前,阿强给鱼摊焊挡板时,火星溅在搪瓷盆上的声音。

    【尾声:塑料袋与永不到来的台风】

    2035

    年春分,阿珍的床头摆着台老式收音机,调频杂音里漏出《阿珍爱上了阿强》的片段。她摩挲着褪色的齿轮项链,金属扣硌着掌纹

    ——

    那是阿强用刹车线编的第一版,链条上的凹痕恰好吻合她掌心的茧,像命运提前打好的绳结。

    护工小敏举着平板凑近:阿姨,您看这个拆迁纪录片。

    屏幕里,推土机碾过最后一片城中村,穿花衬衫的拆迁队长弯腰捡起个生锈的饼干盒,盒盖上

    金鸡饼干

    的图案让阿珍的瞳孔骤然收缩

    ——

    盒角嵌着片银鳞,背面蓝笔写的

    咸鱼

    二字,在镜头特写里洇成泪滴形状。

    鱼鳞的反光刺得眼睛发疼。原来二十年前埋在榕树下的,不只是《挪威的森林》,还有阿强偷偷放进去的、刻着

    1993.4.25

    初遇

    的齿轮片。此刻养老院的阳光太干净,不像当年夜市的灯光,总混着鱼鳞和机油的味道。我数着项链上的齿轮,突然明白,他从来不是我的白月光,而是我在淤泥里亲手捞起的、会发光的齿轮。

    阿强坐在轮椅上,盯着手机里的老照片:1994

    年台风夜,阿珍在汽修铺用塑料袋接漏雨,她的工牌别针在他胸口划出红痕,像朵即时开放的玫瑰。儿子说遗址公园要建

    打工文学纪念馆,征集老物件时,他捐出了那把掉漆的木吉他,琴弦上还缠着半片鱼鳞

    ——

    现在陈列在展柜里,旁边配文:未完成的情歌,是青春最锋利的齿轮。

    爸,您看谁来了。

    儿子的声音惊飞了栖在遗址围墙上的麻雀。阿珍由护工推着轮椅转过拐角,颈间的齿轮项链在春风里晃了晃。他下意识去摸右腕的海鸥纹身,才想起皮肤早已松弛,纹身褪色成浅灰的云,却仍朝着她的方向凝聚。

    两人的轮椅在生锈的

    阿辉摩托修理

    招牌残片前停下。阿珍的指尖悬在他手背上方,像

    1993

    年雨夜那次本能的退缩

    ——

    但这次,她触到了真实的温度,带着老年斑的皮肤下,脉搏跳动的节奏,竟和当年在天台听他弹吉他时一模一样。

    你的齿轮项链……

    还戴着。

    阿强的声音像生锈的链条,每字都带着卡顿。他看见她左唇的疤痕已被皱纹淡化,却在阳光侧照下,重新显影成

    19

    岁那年在鱼摊捡到的、会呼吸的鱼鳞。

    阿珍没说话,只是从帆布包掏出饼干盒

    ——

    盒盖内侧贴着张纸条,是她昨晚凭记忆补写的:我宁愿做塑料袋,和你一起被吹走。二十年前焚烧时的焦痕,此刻在遗址的风里,竟与他工具箱里那张未寄出的、画满齿轮与鱼的速写,严丝合缝。

    【展柜里的木吉他突然

    自动

    播放《阿珍爱上了阿强》的跑调旋律,其实是遗址公园的音响在试音,却让参观的中学生们红了眼眶;

    阿珍的帆布包掉出片新捡的鱼鳞,银鳞映着阿强轮椅上的齿轮挂件,像极了

    1994

    年他们在录像厅勾住的小拇指,在时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阿珍爱上了阿强》简介 >《阿珍爱上了阿强》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