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团队

    我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泥潭。无论我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他的要求,无法摆脱那种我不行的自我认知。我的焦虑感越来越重,像滚雪球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晚上开始失眠,食欲不振,以前喜欢的聚会和娱乐活动也提不起兴趣。整个人像一根被拉到极致的橡皮筋,随时都可能断裂。而那个手握橡皮筋另一端的人,就是张显,他还在不停地施加着压力,仿佛要测试我的极限在哪里。

    第五章:情感操控:依赖感的建立与剥削

    张显对我最厉害的杀手锏,其实是情感操控。他非常懂得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特别是像我这样初入职场、渴望被认可、又有点讨好型人格的新人。他像一个高明的PUA(Pick-up

    Artist,原指搭讪艺术家,后引申为情感操控者),一步步瓦解我的心理防线,让我对他产生病态的依赖。

    他的情绪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而我的心情,也完全被他掌控。

    有时候,他会表现得像一个无微不至的大家长。在我加班到深夜时,他会发来微信:还没走辛苦了,早点休息,注意身体。或者在我感冒时,轻描淡写地让助理给我送来一盒感冒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关心,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莫大的温暖和慰藉。我会觉得,张总虽然严格,但心里还是关心我的。

    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冷漠甚至严厉的。如果我某个细节没做好,或者没能立刻领会他的意图,他会毫不留情地批评,甚至带着一种失望的语气:林薇,我对你很失望。这六个字,对我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能让我难过好几天,反复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够好。

    这种忽冷忽热的态度,让我像坐过山车一样,情绪起伏不定。为了获得他暖的那一面,避免他冷的那一面,我会不自觉地去揣摩他的心思,迎合他的喜好,甚至牺牲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他还很擅长利用信息差和他的权威,来建立我的依赖感。

    他会告诉我一些内部消息或者他对行业趋势的独到见解,然后说:这些东西,一般人我不告诉他。也就是看你还算用心,跟你多说几句。这让我感觉自己被纳入了他的核心圈子,获得了宝贵的、独家的信息,从而对他产生感激和信任。

    在我遇到困难,比如某个项目推进不下去,或者与合作方沟通不畅时,他往往不会直接给我解决方案,而是先让我自己去碰壁,等我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的时候,他再出手相助。他可能会亲自打个电话,或者指点我几句关键的话术,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这时候,他会说:你看,这种事情还是需要经验。你还年轻,多学着点。

    每一次这样的经历,都在加深我的一个认知:我离开了张显,什么都搞不定。只有他,才能帮我解决问题,指点迷津。我对他产生了一种近乎崇拜的依赖感,觉得他是我的导师、我的靠山,是我在职场生存下去的唯一指望。

    这种依赖感建立起来后,他就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剥削。

    他会让我承担很多本不属于我的工作,比如帮他处理一些私人事务,或者替他写一些不署我名字的发言稿。美其名曰:这是锻炼你、这是信任你。我虽然心里不情愿,但因为害怕失去他的关照和认可,往往不敢拒绝。

    他会占用我的下班时间和周末,让我随时待命。一条微信、一个电话,无论我在做什么,都得第一时间响应。我感觉自己像是他24小时待命的助理,完全没有了个人生活。

    他还会有意无意地打探我的私人生活,比如我的家庭情况、感情状况,甚至我的消费习惯。有时会以关心的名义,给我一些人生建议,比如女孩子不要太强势、找对象要找个能帮衬你的之类的。这些看似关心的言论,其实是在模糊工作与私人的界限,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职场PUA:破局之路简介 >职场PUA:破局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