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班组吗如果我们要大面积采用新模板,需要技术过硬的工人。
老马眼睛一亮:我表弟带了个队伍,在广东干过五年模板,手艺没得说。就是价钱比市场高10%。
技术好贵点也值。周岩立刻说,有机会介绍认识下
这就是周岩的计划——建立自己的可靠供应商网络,不依赖项目部既有的关系网。前世他吃过太多分包商质量不过关的亏。
中午,周岩请老马在工地外的小馆子吃饭。几杯啤酒下肚,老马的话多了起来。
周工,你这人实在,不像有些坐办公室的,眼睛长在头顶上。老马打了个酒嗝,我老马在工地混了二十年,什么人没见过。你小子有前途,但得小心王成那孙子。
周岩给老马斟满酒:马工跟王助理有过节
呸!老马一脸嫌恶,三年前我在华建另一个项目,那小子当材料员,倒卖钢筋被我发现,反咬我一口。要不是张总保他,早被开除了。
周岩眼神一凝。这倒是个新信息,前世他不知道王成还有这种前科。
有证据吗周岩轻声问。
老马眯起眼睛:怎么,你想搞他
只是好奇。周岩耸耸肩,我新来的,总得知道哪些雷不能踩。
老马盯着周岩看了几秒,突然笑了:你小子滑头。他从钱包夹层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当年那批钢筋的出厂单复印件,上面有他签收的假签名。真单据早被他毁了。
周岩没有接,只是认真看了看:马工收好,说不定哪天用得着。
告别老马后,周岩去了市图书馆。他需要查阅近期所有的建筑行业新闻和政策文件,与前世记忆进行比对,确认哪些机会即将出现,哪些风险需要规避。
在翻看一本建筑杂志时,一则小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市建筑设计院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周岩瞳孔微缩,前世这个时间点,他正忙于自己的小公司,错过了参与设计院改制的机会。而后来收购设计院的那家私企,短短三年就将其价值翻了十倍。
周岩迅速记下联系方式。以他现在的资金实力当然无法参与,但可以提前布局,建立联系。设计院拥有大量专业人才和技术储备,是建筑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周日晚上,周岩接到了林志强的电话:小周,明天早上八点,跟我去趟金城建筑,刘总想详细谈新型模板的事。
张总也去吗周岩问道。
不,就我们两个。林志强的声音有些异样,刘总说有些技术细节想私下交流。
周岩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微妙之处。刘金城这是想绕过华建高层,直接与技术团队接触,很可能是为了压价或获取技术秘密。
林工,这事张总知道吗周岩谨慎地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知道,但他让我们自己把握分寸。
挂断电话后,周岩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是一个微妙的局面——如果拒绝刘金城,可能错失业务机会;如果配合过度,又可能损害华建利益,甚至卷入不正当竞争中。
更重要的是,周岩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继续在华建待下去固然能积累经验和人脉,但终究是为他人做嫁衣。重生一世,他需要更快地建立自己的事业。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脑海:也许,刘金城的项目可以成为他独立创业的第一个跳板
周岩翻开黑色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创业筹备,然后列出几个要点:1.
寻找初始资金;2.
组建可靠团队;3.
锁定首个项目。
窗外,夜幕下的城市灯火阑珊。周岩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工地上的塔吊灯光。那里有无数工人正在夜班劳作,就像前世的他一样,为了生计奔波,却难逃被资本碾压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