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纵横地说

    救命恩人

    时,张鹤年仿佛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师父临终前,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用微弱的声音说:医者,仁心也。不在于药材的名贵,而在于能否真正救人性命。

    那时的他满脑子都是炼丹成仙,对师父的话似懂非懂。此刻,看着老妇人眼中的感激,听着村庄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渐渐平息,他忽然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曾经追求的

    九转还魂丹

    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真正的医者仁心,从来不在九转丹炉里,而在每一株能治病救人的寻常草药中,在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中。

    银杏叶纷飞的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药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张鹤年站在药田边,看着村民们背着竹篓学习辨认草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药田里,嫩绿的艾草随风摇曳,火红的丹参点缀其间,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清香。一个孩童举着一株车前草跑来,稚嫩的脸上满是好奇:大夫,这个是不是能煮水喝

    张鹤年蹲下身,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头,声音温柔而坚定:对,记住它的样子,叶片像勺子,根茎细长,晒干煮水喝能治小便不通,关键时刻能救命呢。

    孩子们围着他,七嘴八舌地提问:那这个呢这种草能吃吗

    张鹤年耐心地一一解答,时不时摘下一片叶子,放在孩子们的手心,让他们感受草药的纹理和香气。药碾上,新采的草药混着金黄的银杏叶,在石碾的碾压下散发出最质朴却最温暖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药田。

    远处,几个年轻人正按照张鹤年教的方法晾晒草药,他们将紫苏叶整齐地铺在竹匾上,小心翼翼地翻动着当归。一位妇人带着自家的小孙子,认真地学习辨认蒲公英:奶奶,这个毛毛一吹就飞啦!对呀,它不仅好玩,还是清热解毒的好药材呢。

    张鹤年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满足。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作为医者的真正意义,也找到了与这片土地、与这些村民们最紧密的联系。曾经追求的虚名和长生不老之药,在这些平凡的日子和真挚的情感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在这片充满生机的药田里,他的医术将继续传承,他的仁心将永远闪耀,如同药田上空那轮温暖的太阳,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

    6

    归途漫漫

    暮色像浓稠的墨汁,一点点浸染着大运河的水面。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伸手就能触碰,寒风裹挟着潮湿的水汽,如锋利的刀片划过脸颊,在周水生布满老年斑的皮肤上留下细密的刺痛感。运河两岸的芦苇早已褪去绿意,枯黄的苇杆在风中发出簌簌的呜咽,偶尔有几只寒鸦从芦苇荡中惊起,嘶哑的叫声刺破沉闷的空气,更添几分萧瑟。

    老船工周水生站在船头,身形佝偻如一张残破的弯弓。他身上那件深青色的棉袄早已洗得发白,补丁摞着补丁,针脚歪歪扭扭,像是岁月留下的潦草批注。肩头被岁月和货物压得微微倾斜,经年累月的负重让脊椎扭曲成诡异的弧度,每走一步都伴随着骨骼间细微的摩擦声。一顶破旧的毡帽扣在头上,几缕灰白的头发从帽檐下钻出来,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如同荒草在冰原上无助地摇曳。他布满皱纹的脸上,一双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船头堆成小山的货物,眼角的鱼尾纹里仿佛藏着几十年运河上的风霜,每一道纹路都刻满了奔波与沧桑,眉头拧成个深深的结,像是打了死结的缆绳,怎么也解不开。浑浊的眼珠上蒙着一层淡淡的白翳,却依然固执地盯着货物,仿佛一移开视线,那些承载着半生积蓄的货物就会不翼而飞。

    船身随着水波轻轻摇晃,这熟悉的晃动突然让周水生的思绪回到了童年。那时的他不过五六岁,总爱坐在父亲那艘同样摇晃的小木船上。父亲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布满厚厚的老茧,那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老烟袋里的人生:当欲望学会留白简介 >老烟袋里的人生:当欲望学会留白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