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三脚架。

    咸涩的海风呼啸而过,卷起他米色的围巾,相机皮绳在他颈后勒出一道淡红的痕迹。

    取景框里,翡翠色的光带如同一把利刃,撕开了天鹅绒般的夜幕,那绚烂的景象,却让他的思绪瞬间飘回那个夜晚。他忽然想起,孟晚曾蹲在暗房里冲洗照片的模样。

    显影液在红灯下泛着血色的涟漪,她绾起的长发垂落几绺,沾着定影剂的指尖轻轻按在他的素描本上。

    你看,湿漉漉的相纸浮现出他画过的教堂尖顶,你的线条会呼吸。那温柔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此刻,速写本静静地躺在相机包的夹层里,被石墨粉染黑的页角,在风中簌簌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顾乾瑞缓缓抽出炭笔,就着极光的光芒,在空白页上涂抹起来。

    线条,从他记忆的深处缓缓生长出来——她踮脚调整反光板时绷直的脚背,调试长曝光时咬住下唇的齿痕,还有化疗后新生出的绒毛在逆光中泛着的金色光芒。

    每一个细节,都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回放,清晰而深刻。

    七月,普罗旺斯的薰衣草在烈日下蒸腾起紫色的迷雾,宛如一片梦幻的海洋。

    顾乾瑞背着画板,沿着田埂缓缓前行。老式相机的黄铜部件,在四十度的高温里被晒得发烫。

    取景器中,他捕捉到花农布满沟壑的掌心正揉搓着花穗,那一刻,他仿佛又听见了孟晚熟悉的轻笑:这张要叫《大地的指纹》。

    水彩颜料在粗纹纸上缓缓晕开,仿佛是时光在画卷上流淌。蜂群嗡嗡地掠过画架,钴蓝与群青在紫色的花浪中沉浮。

    他突然意识到,调色盘上的颜色,都是她瞳仁里曾有过的光斑,每一抹色彩,都承载着他们共同的回忆。

    那天傍晚,他静静地躺在花田里,按下了延时快门。

    星空如同璀璨的河流,旋转着坠入相机的深渊,就像无数个深夜,他们挤在宿舍楼顶,仰望着光污染中那片稀薄的银河。那片银河,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见证了他们对世界的憧憬。

    京都东福寺的晨钟,悠悠地撞碎了秋雾。

    枫叶,正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缓缓下坠,宛如一场盛大的金色雨。

    顾乾瑞静静地跪坐在通天桥上,快门声与落叶擦过青苔的轻响,交织成一曲奇妙的和弦。

    两年来,他拍完了三十四卷胶片,始终留着最后两格——正如孟晚病床前没说完的第三十六个摄影企划。

    要叫《人间温度》……她当时用指甲在镇痛泵的透明软管上划着刻度,声音微弱却坚定,从南极冰川到撒哈拉流沙……所有正在消失的……

    画板被露水浸得微微发潮,顾乾瑞拿起貂毛笔,轻轻蘸取辰砂。

    当第十一片枫叶掠过经筒的铜锈,他终于明白那些未完成的胶片应当如何处置。

    晨光,如利剑般刺破云层的刹那,他对着取景框果断按下快门,同时挥动画笔在宣纸上留下第一道朱色轨迹。

    相片,将凝固千年古刹的晨昏,而水墨,会让时光在纸面继续流动,如同他们的爱情,在岁月中永恒。

    雪,纷纷扬扬地落在相机肩屏上。

    顾乾瑞正站在阿尔卑斯登山列车里,玻璃窗映出他下巴的青茬,与孟晚留在相机背带上的指甲划痕重叠在一起。海拔三千米的狂风呼啸而过,他忽然解开围巾,任其被暴雪卷成空中飘舞的素练。

    取景框里,纯白的世界正在无情地吞噬最后一抹松绿。顾乾瑞摸索着相机底部的序列号,那些凸起的数字,突然让他想起课上抚摸过的人体骨骼,坚硬而又脆弱。

    当列车冲进隧道,在绝对的黑暗中,他毅然撕开最后两格胶卷的包装。

    黑暗中的快门声,格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镜渊,简介 >镜渊,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