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五章:意外的相遇
1996年的春天迟迟未到,雪松镇依然被厚重的雪覆盖,仿佛冬天不愿松开它的怀抱。三月初的一天,天空阴沉,乌云压得低低的,预示着一场更大的暴雪即将来临。李明像往常一样,清晨推着自行车,背着邮包,穿梭在小镇的街巷送信。他的棉袄上沾满了雪花,脸颊被冻得通红,但眼神依旧坚定。他知道,每一封信、每一个包裹,都是乡亲们与外界的牵系,是雪松镇冬日里的一点希望。
然而,这一天注定不平凡。傍晚时分,李明送完最后一封信,正准备回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警笛声。紧接着,镇上广播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声音急促:紧急通知!镇西头的木材厂着火了,请大家有序前往支援!李明心头一紧,掉转自行车,朝木材厂的方向飞奔而去。木材厂是雪松镇的支柱产业,镇上许多家庭都靠它维持生计。一场大火,不仅意味着经济的损失,更可能让许多人家陷入困境。
赶到木材厂时,现场已是一片混乱。熊熊烈焰吞噬了厂房,黑烟冲天而起,空气中弥漫着烧焦的木头味。消防员和村民们忙着救火,有人提着水桶,有人用铁锹铲雪扑火,喊声、哭声混杂在一起。李明放下自行车,加入救援的队伍。他跟几个壮实的村民一起,冒着浓烟,把能搬动的木料拖到安全地带。他的衣服被火星烫出了几个洞,脸上沾满了灰尘,但他咬着牙,顾不上疼痛。
火势终于在深夜被控制住,厂房却只剩一片焦黑的废墟。村民们疲惫不堪,围在废墟旁,低声议论着损失。就在这时,李明听到了一阵微弱的哭声,像是从废墟深处传来的。他愣了一下,循声走去,拨开一堆烧焦的木板,赫然发现一个蜷缩在角落的小女孩。她不过七八岁,衣衫褴褛,脸上满是泪水和灰尘,瘦小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李明蹲下身,尽量放柔声音:小姑娘,别怕,我带你出去。女孩抬起头,眼睛红肿,像是吓呆了,只会低声抽泣。李明脱下自己的棉袄,裹住她,轻轻抱起她,穿过人群,走向临时搭建的救援点。路上,他从其他村民口中得知,这个女孩叫小梅,是厂里一个工人的女儿。火灾中,她的父母不幸遇难,她成了孤儿。
救援点设在镇上的卫生所,简陋的房间里挤满了受伤的工人和志愿者。秀兰也在那里,帮着分发毛毯和热水。看到李明抱着小梅进来,她连忙迎上来:明哥,这是咋回事李明低声把小梅的情况说了,秀兰听后,眼眶一红,接过小梅,轻轻拍着她的背:可怜的孩子,别怕,姨在这儿。
那天夜里,李明和秀兰回到家,躺在炕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小梅被暂时安置在卫生所,但她的身影一直在李明脑海里挥之不去。他想起她的眼神,那么无助、那么空洞,像极了多年前父亲病倒时自己的模样。秀兰翻了个身,低声说:明哥,小梅这孩子太可怜了,爹娘都没了,往后咋办啊要不……咱把她接回来吧
李明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嗯,接回来吧。咱家虽然不宽裕,但总比让她一个人强。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秀兰握住他的手,轻轻笑了笑:我就知道,你心最软。
几天后,小梅正式住进了李明家。秀兰给她洗了澡,换上小杰小时候的旧衣服,又在炕边搭了个小床。小梅话不多,总是低着头,眼神里带着戒备。小杰对这个新来的妹妹充满了好奇,吃饭时总往她碗里夹菜,逗她说话:小梅,你喜欢吃啥我妈做的玉米饼可香了!小梅只是点点头,抿着嘴,偶尔露出一个羞涩的笑。
小梅的到来,让李明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他每天送信回来,还要帮秀兰干些家务,晚上陪小梅说说话,哄她睡觉。他发现,小梅虽然沉默,却很聪明,教她认几个字,她学得比小杰还快。只是每到夜深,她总会偷偷哭,捂着被子不敢出声。秀兰听见了,心疼得直抹泪,私下对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