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又在季伯常的生命里刻下深深浅浅的痕。城市的梧桐绿了又黄,街边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他对柳如烟的思念,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醇厚。
清晨六点,闹钟准时响起。季伯常熟练地翻身下床,顺手拉开窗帘,晨光温柔地洒进房间。洗漱完毕后,他径直走向厨房,系上那印有可爱小猫图案的围裙——这是柳如烟生前最喜欢的。案板上早已备好新鲜的食材,他有条不紊地将鸡蛋打入碗中,熟练地撒上些许葱花和盐,开始为自己准备早餐。三年来,这样的生活早已成为习惯,即便形单影只,他也努力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早餐结束,季伯常打开电脑,开始处理工作事务。午休时分,他雷打不动地前往柳如烟父母家。一路上,他总会在常去的那家面包店停留,买上老两口爱吃的糕点。推开门,熟悉的饭香扑面而来,阿姨总会嗔怪他又破费,叔叔则默默接过他手中的东西,笑着招呼他坐下吃饭。饭桌上,三人默契地避开柳如烟的话题,只是聊聊家常琐事,分享生活中的点滴。饭后,季伯常主动帮忙收拾碗筷,洗碗时,他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落在橱柜里柳如烟曾用过的那只粉色碗上,思绪瞬间被拉回往昔。
傍晚,季伯常回到家中,直奔工作台。那里摆放着各种布料、针线和设计图纸。他小心翼翼地展开柳如烟生前未完成的设计稿,眼神专注而虔诚。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他对爱人的思念与牵挂。有时灵感枯竭,他便会翻出两人曾经的合照,看着照片中柳如烟灿烂的笑容,仿佛又能听到她在耳边轻声给出建议。制作完成后,他会仔细地为衣服拍照,将照片贴在专门的相册里,这才将衣服叠好,放入准备焚烧的纸箱中。
每月初一和十五,季伯常都会带着亲手制作的衣服、纸钱和柳如烟生前爱吃的零食,前往她的墓地。一路上,他会轻声诉说着这半个月来的所见所闻,从工作中的趣事到路边新开的花店,事无巨细。到达墓地后,他先是仔细地擦拭墓碑,将周围的杂草清理干净,然后点燃纸钱和衣服。看着火焰将衣物吞噬,化作灰烬随风飘散,他总会对着墓碑喃喃自语:如烟,看看我给你做的新衣服,你一定会喜欢的。
夜幕降临,季伯常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身旁的茶几上摆放着柳如烟的照片。他打开电视,却无心观看节目,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照片中的人。汤圆不知何时跳上沙发,依偎在他身边,发出轻柔的呼噜声。季伯常伸手抚摸着猫咪的脑袋,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曾经,柳如烟也会这样窝在他怀里,一起看着无聊的电视剧,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如今,物是人非,唯有回忆相伴。
三年来,季伯常拒绝了所有同事、朋友介绍的相亲对象。在他心中,柳如烟的位置无人能取代。他将自己的情感深深埋藏,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对柳如烟父母的照顾中。每当夜深人静,思念如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心,他便会拿出柳如烟留下的信件,一遍又一遍地,仿佛爱人就在身边。
这三年,他就像一个孤独的守墓人,在回忆与现实的夹缝中艰难前行。但他始终坚守着对柳如烟的承诺,努力生活,替她看遍世间风景,替她照顾年迈的父母,将对她的爱化作点点滴滴的行动,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跨越生死的深情。
7
异常的消失
深秋的雨裹着寒意敲打在玻璃窗上,柳如烟如往常般守在往生驿站前,等待着每月初一准时飘来的纸钱与衣物。驿站前的忘川水泛着幽蓝的光,对岸的曼珠沙华开得妖冶,可她无心欣赏这阴间独有的景致,目光死死盯着虚空之中本该出现信物的方位。
戌时三刻,驿站上空依旧寂静无声。柳如烟攥紧衣角,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这是三年来从未有过的情况,以往无论风雨,季伯常都会准时将承载思念的物件送来。她想起托梦时他含泪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