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何时起,每次演出结束后,他感受到的不是满足,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失落。
你的巡演怎么样程远换了个话题,开始弹奏一段简单的和弦进行作为背景。
林野的小提琴加入进来,即兴创作着旋律:完成了五十个城市,又加了二十五场。出了两张专辑。他的琴声突然变得尖锐,商业化得很成功。
程远听出了弦外之音:但
但音乐消失了。林野直视程远的眼睛,变成了产品,变成了迎合观众的东西。一年前我终止了合约。
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夜色更深了。他们却依然坐在喷泉边,音乐成了对话的另一种形式——程远弹奏着稳定的和声,林野的小提琴时而激昂时而低吟,讲述着这三年来的追寻与失落。
所以现在呢程远问,音乐没有停下。
现在,林野的琴弓划出一个上扬的音符,我在寻找当初在地铁出口的那种感觉。纯粹的,自由的音乐。
程远突然停下了演奏:我明天在维也纳音乐学院有个大师课。之后...我有一周的假期。
林野的眉毛微微挑起:所以
所以,程远深吸一口气,要不要找个录音室,看看我们还能不能做出点不像产品的东西
林野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就像三年前他们在工作室里第一次合奏时那样:你确定吗,教授不会又跟我吵和声规则吧
程远笑了,真正的笑容,久违的笑容:我保证这次会尝试接受你的野蛮理论。
第二天下午,当程远结束大师课赶到预约的录音室时,林野已经在那里了,正调试着一堆复杂的电子设备。
这是什么程远放下乐谱袋,好奇地打量着那些闪烁的指示灯。
新玩具。林野得意地拍拍一台机器,可以把你的钢琴声实时转换成各种电子音效。想想看,施坦威加上合成器!
程远皱起眉头:这不会毁了钢琴本身的音色吗
看,林野翻了个白眼,已经开始吵架了。
程远举起双手做投降状:好吧,我答应过尝试新事物。给我演示一下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们沉浸在声音的实验中。程远弹奏古典乐句,林野用电子设备扭曲、延展、重组这些音符;林野拉出狂野的即兴旋律,程远尝试用严格的音乐理论为其构建框架。争吵依然存在,但这次,分歧成了创意的催化剂而非障碍。
夜幕降临时,录音师不得不礼貌地请他们离开——录音室该关门了。但两人都意犹未尽。
我住的公寓有台钢琴,程远犹豫地说,虽然不是施坦威...
带路。林野已经开始收拾设备。
程远在维也纳的公寓狭小但整洁,一架二手立式钢琴占据了客厅大部分空间。林野吹了声口哨,立即开始将他的电子设备连接到钢琴上。
等等,程远突然说,先别用那些。就...就单纯地合奏一次,像我们最初那样。
林野停下手中的动作,看了程远很久,然后点点头,拿出了他的原声小提琴。
程远坐在钢琴前,手指悬在琴键上方:什么调
你选。林野将琴抵在下巴下,今天我听你的。
程远弹了一个A音,林野调准琴弦。然后,没有任何预先的讨论,程远开始弹奏一首肖邦的夜曲——不是他通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那种精确无误的版本,而是带着个人情感的、自由速度的诠释。
林野的小提琴没有立即加入。他聆听着,等待着,直到程远弹到中段,才以极轻的音量进入,不是模仿原曲的小提琴部分,而是创造出全新的对位旋律。两种乐器,两种风格,却奇妙地融为一体。
曲终时,程远感到眼眶湿润。三年了,这是他第一次在音乐中感受到真实的情绪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