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识到,这尘垢再轻,却难掸去心头的疑云。
黄昏来临,顾夫人请她去前厅议事,说是老太太心口不舒,盼着她去歇歇话。
老太太慈眉善目,看着刚进门的徐贵女,声音低缓:你入府已月余,可还习惯
徐贵女温婉答道:一切都好,各处都多蒙长辈厚待,只是时气湿热,有些不快。
老太太亲切拍了拍她的手背,似是随意,实则意味深长:远山虽性情寡淡,却有分寸,你且多担待。
徐贵女心里一动,低眉顺应,却没能掩藏眼底的微光与疑惑。
老太太半晌叹息:你们年轻人间的隔阂,总归还是要自己想明白。
这句话像一记微温暖流,冲击着她的内心柔软地带。
入夜时分,她回房独坐,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妆容精致、鬓发峭秀,但眼底却积着无解的困惑。
青蓉为她轻卸珠钗时怯怯问道:夫人,若世子到底隔阂难解……怎么是好
徐贵女眸光闪烁,沉默良久后缓缓道:只怕婚姻里,有些事靠不是努力或者忍让可以换来的。
那夫人又打算如何呢青蓉声音带着一丝不忍。
徐贵女轻轻闭上眼,明明是贵门养出的锦绣闺秀,此刻却像初识人情的孤雁,她忽然低声道:我不愿一直困在别人的影子里,但……要如何挣脱,尚需我慢慢琢磨。
一袭夜风吹开帷帐,窗外的石榴花冷冷清清,却分外鲜活。
而在顾远山的书房灯火下,一摞未曾揭启的书卷静静横陈,他执笔良久,最终还是抛下了案头的公文,指尖下意识摩挲着一枚素银发簪。
那是从前苏锦瑟丢落在花厅的发饰,他一时间怔忡,再难聚神于政事。
世子府与内宅,表面安稳,然而一场看不见硝烟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夜色渐深,徐贵女披着月光临窗而立,指腹拂过窗格,眼神逐渐坚定起来。
她暗自下决心:与其困在他人的影子里,不如学会先照亮自己。
夜风扬起纱帷,院中石榴花开得愈发炽烈,似乎预示着错失与困惑中,也有新的希望悄然萌芽。
第10章:
夫妻同心
四月初八,细雨初歇,天光如纱,青石巷口氤氲着淡淡的烟气,瓦楞上还悬着未干的雨珠,有一串两串落在锦瑟糕点铺柔白的招幌上,泛起洁净明亮的光泽。
苏锦瑟清晨推门而出,衣襟掠过微潮的石板,让邻家的黄狸猫惊起,轻巧地跃上木桩,她轻抚着门扉,望着晨光下一排排通红的栗子点心在案上一字排开,心底竟有了从未有过的安定。
今儿春水糕多蒸了三笼,昨夜我师兄在学馆传话,说后街的沈夫人还惦记着咱们的青团。林时清弯腰利落,将最后一碟软皮糕摆进箩筐,指甲嵌着些米粉,声音比晨风都和煦。
苏锦瑟回头看他,那眉目里盛着最明亮的温柔:沈夫人也是这几日才出阁,念着旧情买糕点送人,咱们多做些,别让她失了体面。
林时清莞尔,道:锦瑟,你总是周全。他把白帕递给她,一如既往地无声而笃定。
巷口传来卖花人的吆喝,一支支海棠新折,还带着夜雨的清凉,苏锦瑟灵机一动,取了几朵粉色海棠点缀托盘,糕点顿时生色不少。她心中涌动着前世未曾有的喜悦,这些算不得什么大富大贵,唯真唯暖,她珍视。
两人并肩将糕点筐一一码上小推车,檐下的邻居阿婆搓着手,笑着点头,小苏姑娘,林举人,今儿还是你们最早!
阿婆,要不要留点热糕苏锦瑟眉眼弯弯,手中已捧起一笼刚出炉的糯米黄。
阿婆乐得合不拢嘴:就念着你这手艺,年年都只卖头一笼!
林时清笑着扶阿婆坐下,将糕点递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