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舟带着弟子们在山顶堆雪人。

    巧儿给雪人戴上木簪,柳如眉为它披上粗布围裙,阿樱用毛笔在雪脸上画了笑纹。

    清瑶望着这个丑萌的雪人,忽然想起三年前破庙中那个狼狈的自己,原来苦难真的能被岁月酿成甜。

    是夜,书院举办守岁宴。

    清瑶亲自下厨做了母亲的拿手菜——玉兰片炒腊肉。

    顾云舟捧着酒坛进来,坛身上刻着劫火余生四字,是张公公送的贺礼。

    弟子们轮流敬酒,说的都是愿先生与顾大人白首偕老愿书院万年长青。

    子时的钟声响起时,清瑶与顾云舟登上山顶。

    漫天繁星璀璨,青鸾星与云舟星格外明亮,像两颗跳动的心脏。

    她摸出绣绷,在雪人的旁边绣上两个老人,他们坐在梅树下,膝头卧着一只猫,手中捧着书卷。

    云舟,她轻声说,等我们老了,就坐在这里看星星吧。

    他握住她的手,绣针在月光下闪着银光:好,那时我们的头发都白了,却还能一起背《诗经》,一起看弟子们的信,一起数天上的星星。

    清瑶笑了,将绣绷贴在胸前。

    她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就像青鸾与云舟的传说,就像她们对自由与爱的追求,就像这书院里永远燃烧的灯火,照亮无数女子的归墟,也照亮她们自己的初心。

    雪又开始下了,轻轻落在绣绷上,落在两人相握的手上。

    清瑶望着漫天飞雪,忽然想起母亲日记的最后一页:劫火之后,必有鹤归。

    此刻,她终于明白,那归来的不是别处,而是历经沧桑后依然纯粹的内心,是千帆过尽后依然相信美好的勇气。

    第十七章

    星霜

    江南的春讯总是来得早,归墟书院的梅树尚未褪尽残红,迎春便已在墙角爆出金黄的花苞。

    清瑶蹲在花径间拔除杂草,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回头便看见顾云舟抱着一摞书,衣角沾着草籽:京中传来消息,新科女子状元要绕道江南来拜见你。

    她笑着接过书册,指尖触到《齐民要术》卷角处的批注,正是顾云舟的字迹。

    阳光穿过他微白的鬓角,在书页上投下蛛网般的光影,清瑶忽然想起初次见他时,他青衫上的皂角香,如今这香气里已混着墨香与岁月的味道。

    状元郎的马车在午间抵达,车帘掀开时,清瑶看见一张熟悉的面孔——竟是当年在宫学司与周明轩对峙的寒门女子陈墨玉。

    她穿着簇新的状元红袍,发间别着一支竹簪,见了清瑶便要行大礼:先生当年在演武场说的‘女子亦能握剑’,学生始终记着。

    午后的茶席上,陈墨玉展开边塞地图:学生请命去安西都护府办学,那里的女子连字都不识,更遑论握剑。

    清瑶望着地图上的流沙记号,想起柳如眉带回的耐旱种子,忽然握住她的手:我让书院给你备些《武经总要》的抄本,还有治沙的农书。

    顾云舟从书架上取下自己抄录的兵书,扉页上保家卫国四字墨痕犹新:当年我父亲的兵书被人曲解,如今终于能派上正用场。

    陈墨玉接过书册,看见里面夹着的青鸾书签,眼中闪过了然的光——这对师徒,早已将命运与天下女子的未来系在了一起。

    暮春的雨丝飘进窗棂时,清瑶正在给弟子们讲《列女传》新解。

    她指着墙上的青鸾图,忽然问:为何世人总爱强调女子的‘烈’,却忘了她们的‘力’

    巧儿举手回答:因为‘烈’是给别人看的,‘力’才是自己的底气。

    课后,清瑶在廊下遇见顾云舟,他正与东瀛学子阿樱交流茶道。

    阿樱穿着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鸾破霄简介 >青鸾破霄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