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钱师爷和小六子仔细搜查尸身。

    在第一具尸体的褡裢最底层,摸出半张折叠的、泛黄发脆的图纸。

    钱师爷就着灯光展开,是一幅手绘的《京师沟渠略图》,线条粗陋,但几处主要暗渠走向清晰。在靠近崇文门水关的位置,有一个醒目的墨点标记,墨迹尚新。

    第二具尸体的破布鞋底,沾着几块已经干涸板结的暗红色泥块!与广济寺后山、哨官巴图靴底的红泥一模一样!

    第三具尸体贴身的内衣口袋里,竟藏着一张当票!

    当物是西洋旧怀表一枚,日期是三天前,当铺是位于保甲局衙门斜对面的聚源当。

    沟渠图…红泥…当票…又是三天前!钱慎之将线索串联,有人让他们伪装成流浪汉,甚至可能他们曾经就是兵!然后被灭口,沉尸于此,故意留下线索指向崇文门水关和保甲局!

    什么人!小六子突然厉喝,拔刀指向入口方向。

    几道黑影打着灯笼冲了进来,为首一人身着提督衙门的官服,腰挎佩刀,正是金毓敏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姓赵的把总。

    陆捕头赵把总故作惊讶,灯笼光扫过悬吊的尸体,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深更半夜,带人在这阴森森的刑场地下做甚莫非是发现了什么凶徒踪迹他目光锐利地扫过陆九霄等人手中的图纸、当票。

    本捕头正在查案,赵把总有何指教陆九霄不动声色地将图纸折好收起。

    指教不敢当。赵把总皮笑肉不笑,只是提督大人关心案情进展,特命我等四处巡查,维护治安。既然陆捕头在此‘查案’,那我等也帮衬帮衬

    他一挥手,手下兵丁立刻散开,看似搜索,实则将现场围住,目光紧紧盯着陆九霄等人。

    混乱中,陆九霄的目光锐利地捕捉到一个细节:赵把总在呵斥一个手下时,手无意间按在了腰间悬挂的一个物件上——那是一个老旧的、黄铜外壳的西洋怀表!

    表盖似乎有些松动,借着灯光,陆九霄隐约看到表盖内侧似乎刻着什么图案或文字。

    这张当票,以及赵把总腰间那块可疑的旧怀表,像两根针,扎进了陆九霄的思路。

    翌日,顶着提督衙门明里暗里的压力,陆九霄兵分两路。

    一路由小六子带着当票,去聚源当赎回那块西洋旧怀表。

    当铺掌柜起初支支吾吾,在顺天府的压力下才交出。

    表很旧,外壳磨损严重。

    小六子仔细检查,发现表盖内侧果然刻着几个模糊的满文字母,像是名字缩写。

    更关键的是,打开表壳后盖,在机芯的缝隙里,嵌着一点点灰白色的、粉末状的残留物!

    硝化棉!老周一眼认出,这是无烟火药的主要成分!洋人新式枪弹和火炮引信里用的东西!怎么会在这旧表里

    另一路,陆九霄和钱慎之拿着那半张《沟渠略图》,目标直指保甲局寅字库。

    这里存放的多是历年积压的旧档案、杂物,灰尘积了厚厚一层,蛛网密布。

    看守是个昏昏欲睡的老书吏。

    查点旧档。陆九霄亮出腰牌。

    老书吏嘟囔着,不太情愿地打开库门。

    在满是霉味的故纸堆里,钱慎之发挥了他刑名老吏的本事。

    他根据时间线索,重点翻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的卷宗。

    许多册子已被虫蛀鼠咬,散乱不堪。

    在一个落满灰尘、几乎被遗忘的角落,钱慎之发现了几本装订松散、似乎从未正式归档的杂记簿。

    其中一本的中间几页,被某种粘稠液体(像是灯油)浸透了大半,墨迹模糊。

    但在未被完全污染的边缘,一行字迹依稀可辨:光绪二十四年八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中冤案:戊戌血痕简介 >案中冤案:戊戌血痕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