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若烹小鲜之语。
正是此理。赢稻微笑。他摘下一穗麦子,在手中揉搓,卫鞅,寡人有意让你主持全国变法,你准备好了吗
卫鞅浑身一震,随即跪地:臣万死不辞!
起来吧。赢稻扶起他,记住几点:法治为基,但不可酷烈;变革要稳,但不可停滞;强军为要,但不可黩武。
这是他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商鞅变法虽然强大秦国,但过于严苛,最终导致民怨沸腾。他要避免这样的错误。
臣谨记君上教诲。卫鞅郑重承诺。
回宫路上,赢稻远远望见军校操场上,白毅正在训练年轻军官。即使隔着距离,也能感受到他激昂的训话和学员们崇拜的目光。这个军事天才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
君上似乎心情很好。公孙枝注意到赢稻嘴角的笑意。
是啊。赢稻深吸一口秋日的空气,秦国终于走上了正轨。
当晚,赢稻在书房整理这些年的改革记录。从统一度量衡到建立官僚体系,从军事改革到农业发展,点点滴滴汇聚成一部治国宝典。他打算将其命名为《强秦要术》,作为留给后世的遗产。
君上,三更天了。侍从轻声提醒。
赢稻揉揉酸痛的脖颈:再等等。他还有最后一项工作——起草《储君诏》。作为穿越者,他不可能有子嗣,必须提前安排好继承人问题。
竹简上,他工整地写下:寡人百年后,由宗室子弟赢稷继位,卫鞅辅政...赢稷是历史上秦昭襄王的名字,将带领秦国走向更强大的未来。至于卫鞅,作为变法的灵魂人物,将确保改革不会人亡政息。
写完后,赢稻将诏书封存,交给公孙枝保管:此诏非寡人百年不得开启。
公孙枝双手接过,感受到其中分量:君上...正当壮年,何出此言
未雨绸缪而已。赢稻笑道,对了,明日大朝会,寡人有重要宣布。
次日,雍城大殿庄严肃穆。赢稻高坐其上,环视满朝文武。经过这些年的磨砺,朝中已换了一批新面孔,更多实干之才取代了旧贵族。
寡人昨夜得一奇梦。赢稻缓缓开口,梦见一白发老者,授寡人三卷天书,言秦国将有三代明君,而后一统天下。
群臣屏息。这种天命所归的言论在古代极具分量。
醒来后,寡人思之:秦国若要长治久安,需有制度保障,非一人一时之力可为。赢稻站起身,故寡人决定设立辅政大臣之位,协助寡人处理朝政。
殿内一阵骚动。设立辅政大臣,意味着君主有意分权,这在春秋时代极为罕见。
卫鞅听封。
卫鞅出列跪拜。
即日起,你为秦国首任辅政大臣,总领变法事宜,直接对寡人负责。
卫鞅重重叩首:臣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赢稻满意地点头。这一步棋,将确保即使自己突然离开(无论是回归现代还是意外死亡),变法事业也能继续。同时,他也开始为最终的淡出做准备——一个现代人不应该永远占据古代君主的位置,适时退场才是明智之举。
朝会结束后,赢稻独自登上雍城最高的观星台。秋风送爽,极目远眺,秦国大地尽收眼底。这片土地在他的治理下,已经从边陲弱国成长为不容小觑的强国。虽然距离统一天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铺就。
赢稻从怀中掏出那本考古笔记,翻到最后一页。那行时间线已偏移32.7%,临界点将至的字迹依然清晰。他不知道这个临界点意味着什么,是回归现代的机会,还是九鼎会的最后反扑无论如何,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君上!公孙枝的声音从台下传来,河西急报,戎狄大举来犯!
赢稻合上笔记,表情恢复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