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晕开的地方,像滴了颗泪。张寡妇的男人其实没死,是她骗了他,矿上的赔偿早被赌光了。

    后半夜,李凤霞在镇医院走廊守着。陈广林趴在长椅上打呼,嘴角挂着涎水。她摸着他口袋里的火车票,终点是齐齐哈尔——东北老家的方向。冰花在医院的玻璃窗上盛开,她突然想起,自己已经十年没见过真的雪了。

    初一清晨,张寡妇脱离危险的消息传来。陈广林跳起来就往病房跑,棉袄扣子没系,露出里面张寡妇送的红秋衣。李凤霞看着他的背影,突然笑了——原来在生死关头,他心里还是有她的,只是这有,像戈壁滩的冰花,看着晶莹,太阳出来就化了。

    回到家,炕头的刻字在晨光里格外清晰。李凤霞摸了摸生随死弃的生字,突然发现下面多了道浅痕,像片枯萎的花瓣。她知道,这是陈广林昨晚回来时刻的,就像他十年前刻的红梅,只是现在,花谢了,只剩下刺。

    这一天,戈壁滩下了十年未见的雪。李凤霞站在门口,看雪花落在盐碱地上,很快化成水,混着沙粒,流向不知何处。她摸了摸藏在怀里的半张照片,女儿的笑已经模糊不清,就像她和陈广林的过去,被风沙和岁月磨得只剩个影子。

    雪越下越大,冰花在玻璃窗上重新凝结,这次,它们拼成了离字的形状。李凤霞知道,有些东西,就像这冰花,看着牢固,其实轻轻一呵气,就化了。而她和陈广林的十年,就像这戈壁的雪,落在时刺骨,化了后,连痕迹都不剩。

    第四节:寂静告别(2008年春,戈壁公路)

    镇医院的消毒水味在棉袄上粘了三天,李凤霞蹲在棉田边洗抹布,盐碱水渗进指甲缝,疼得她直吸气。远处张寡妇的咳嗽声传来,像破风箱在响——喝农药伤了肺,陈广林现在每天早上去给她送熬好的梨汤,铝锅沿还留着他新刻的梅花图案。

    她摸着裤兜里的B超单,胎停育的诊断书边角磨出了毛边。三个月前还在吐酸水的肚子,现在平得像块被晒硬的烙饼。昨晚陈广林回来时,她听见他在炕头翻找,知道是在找藏起来的避孕药——张寡妇说想要个孩子,而他,竟动了心思。

    明天跟我去镇上。陈广林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少见的柔和,张姐说,供销社王主任能给你在食堂找个切菜的活儿。李凤霞看着他手腕上新系的红绳,张寡妇送的,说是求了庙里的和尚开过光。她没说话,只是盯着他棉袄第二颗扣子——那是去年她用女儿旧书包的蓝布缝的,现在线头开了,露出里面张寡妇补的红布。

    后半夜,她摸黑收拾行李。蛇皮袋里装着三件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半块用剩的肥皂,还有藏在竹筒里的五百块——那是陈广林去年帮砖厂搬水泥挣的,她趁他陪张寡妇看病时,从驴车的草料里翻出来的。墙角的罐头瓶早空了,瓶底沉着几颗风干的沙棘,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瓶子塞进了行李。

    炕头的刻字在月光下泛着青白,生随死弃四个字里,死字被陈广林加深过,木屑新鲜得能闻到松油味。李凤霞摸出藏在枕头里的红梅木片——十年前他刻字时崩裂的那半片,边缘还带着当年的手温。她把木片放在生字旁边,像给一段死去的爱情别上最后一朵花。

    黎明前最黑的时候,戈壁滩刮起了细风。李凤霞背着蛇皮袋站在门口,听见陈广林在里屋翻身,嘴里嘟囔着张姐,水烫。她摸了摸胸前的口袋,半张女儿的照片贴着皮肤,缺了耳垂的地方硌得慌——就像这十年,总有个缺口,永远补不上。

    驴车的铃声在远处响,是去镇上赶早集的老汉。李凤霞沿着土路走,鞋底子踩过石子和骆驼刺,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陈广林背着她在东北林场的雪地里跑,脚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响,像踩碎了无数个月亮。现在,戈壁的沙子灌进鞋窠,磨得脚踝生疼,却再没人替她揉一揉。

    镇上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东北雪·戈壁霜简介 >东北雪·戈壁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