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的、泛着淡淡黄色的光线从高窗艰难投射下来,照亮空中浮游的细微尘埃。巨大的黑漆木架上,层层叠叠尽是形制相仿的深棕陶罐,无声无息地林立着,沉默地散发阴郁的寒凉。架子上贴着褪色的签条,字迹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堪,分辨起来极其费力。

    我孤零零地站在库房中央那片狭小的、几乎没有光线照耀的空地上。皇后娘娘关照下来的那道命令,冰冷尖锐,如同悬在头顶的剑:

    沈才人,本月初一前,需将入库三年以上的旧药重新核验、整理造册呈上,不得遗漏错讹。

    手边,是几大卷尘封的入库底单。指尖拂过纸面,立刻沾上一层污浊的灰黑。我屏住呼吸,缓缓展开其中一卷。墨字早被时光沁透,深深渗入纸筋纹理之中,有些连笔画都粘连在了一起。

    岁末…庚子秋收三七……七十斤整库房记录甲字叁拾贰号柜不对……视线在两行模糊的字迹间艰难移动。纸张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手指控制不住地微微发着抖。额角开始沁出细密的冷汗。

    绝望如同冰冷阴湿的潮水,悄然漫上小腿,一寸寸向上侵蚀。这冰冷的纸页,这混乱的记录,这望不到头的暗色陶罐……它们像无数张沉默而嘲讽的嘴,在无声地审判着我的无能。

    那个悬浮在眼前、可以瞬间检索比对一切信息的幽蓝视界,再也不会出现了。

    目光落在架底一个早已蒙尘、布满干涸泥点的陶罐上。底单里一行模糊的小字突然跳入脑海——似乎有一个甲寅年孟冬的标记

    像是溺水之人捞到了一根稻草,身体已经先于思考行动起来。我几乎是跪倒在了地上,指尖颤抖着拂去罐底陈年的厚灰。罐底果然刻着一行浅浅的、被泥土半覆盖的暗字——甲寅孟冬安州贡。

    一点点微弱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光亮在心底死寂的灰烬中晃了一晃。第一次,那微小的指引不是来自冰凉的代码流,而是来自于我自己浑浊视线中的捕捉和记忆中模糊印记的牵动!虽然这一点光亮,立刻又被庞大到令人窒息的无助感吞没。

    更深人寂时,我抱着一卷药录缩在自己的偏殿一角。烛火昏黄,摇曳着在墙面上投下跳跃的庞大虚影。视线在药名和晦涩记录间来回逡巡,如同闯入密林的瞎子四处碰壁,每一次尝试理解分辨都步履维艰。酸楚和困倦如同粘稠的网,层层裹缚住大脑,意识已经开始混沌。

    正当我昏昏沉沉,脑袋如捣蒜般一点一点向下坠去时,眼角余光瞥见了桌角堆着的几册《前朝实录》。那是前些时日无意中从一个废弃书箱底翻出来的旧册,粗糙厚重的黄纸页,边缘早已磨损卷起。

    鬼使神差地,我伸出手,从那几册压在最底下的史册中,费力地抽出了一本。封面残破,连书名都大半磨蚀不见了。手指僵硬冰冷,我凭着本能翻开厚重的纸页,动作迟钝而笨拙。一股浓烈的、带着死亡气息的陈旧墨味混杂着纸张霉朽的气味直冲鼻腔。

    视线毫无焦点地在那些密密麻麻、记录着前朝旧事的晦涩字句上滑过:天佑三年,饥民聚众流窜至顺天府外,乱象迭生……平陵侯以粟赈之,密控粮仓调配路径,择其魁首二十人予重任,使之互为牵制,余者遂安……

    史官古板的叙述像一串毫无生机的符号,滑过我的视网膜。大脑原本已被那些药材名称搞得一片混沌、几乎要燃烧死机,此刻看到这些兵戈赈济的宏大叙事,更觉晕头转向、烦闷欲呕。就在我烦躁地想要合上书册的瞬间,一段不起眼的记录突然被烛光清晰映照在眼中:

    ……新安郡所贡黄精,因水土故,药性燥烈过甚,须以阴湿幽闭之陶罐久置三载,使其火气沉降,方得平和温养之性。若误置寻常干土罐中,数年后则药效全失,易生腐气……

    脑子里那些乱麻一样的药材名字和库房底单记录,猛地和眼前这行记载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宫斗辅助系统崩了简介 >宫斗辅助系统崩了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