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见了。上个月松风社的陈秀才写过‘细雨湿流光’,茶客们都说好。

    那我便写个不一样的。林砚解开布包,取出残笔。钱三娘递来砚台,她沾了沾清水,磨开松烟墨。笔尖悬在桑皮纸上,前世在图书馆抄词的日子突然涌上来。贺铸《青玉案》里的词句此刻正合这青雾缭绕的晨色。

    墨迹在纸上晕开时,钱三娘凑过来看。待看到最后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她突然拍了下桌子:好!这愁绪写得又浓又软,像沾了水的棉絮,压得人心尖发颤!

    茶客们闻言围过来,有个挑担子的老汉眯眼念了两遍,一拍大腿:这词好懂!我前日卖完菜蹲在桥洞下躲雨,看那烟啊雾啊缠在山尖上,可不就是‘一川烟草’

    这词我要了。钱三娘直接摸出五贯钱拍在桌上,以后你每写一首好词,我分你三成茶钱。要是能让茶客们争着点你的词唱,五成!

    林安在旁边看得直搓手,五贯钱够家里买半袋米、两斤盐,还能请郎中来给娘看病了。他刚要开口,外头突然传来尖嗓子:钱三娘好兴致啊,连撞墙的疯丫头都敢收

    陈秀才摇着折扇挤进来,月白衫子上绣着松竹,脸上挂着冷笑。他身后跟着两个穿儒生长衫的年轻人,抱着一摞书,看样子是松风社的弟子。

    陈相公这是来喝茶钱三娘把银镯子撸得叮当响,我这小本生意,可买不起您的松风社墨宝。

    谁来喝茶陈秀才瞥了眼林砚写的词,我是来替林九娘她娘管教闺女的。女子抛头露面写词,成何体统这词怕不是抄的吧

    茶客们议论起来,有个卖豆腐的妇人小声说:陈秀才说得对,我家那口子总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抄的林砚把笔往桌上一搁,陈相公若觉得我抄的,不妨出题考我。

    陈秀才没料到她敢接招,愣了一瞬,随即冷笑:行!你既说会写词,我便以‘月’为题。若写不出,你便去祠堂跪香,向列祖列宗谢罪!

    林砚抬头看向窗外,晨雾已散,天空蓝得像洗过的布,隐隐约约中月牙还挂在西边,淡得像片薄冰。前世大学琴房的窗台上也有这样的月牙,她常一边弹钢琴一边背词,导师总说她太沉迷古人的情绪。

    此刻那情绪突然涌上来,她开口时声音轻得像叹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ata-faype=pay_tag>

    茶客们瞬间安静下来,胡琴师傅放下琴弓,挑担老汉的烟袋锅子掉在地上,钱三娘的银镯子忘了撸。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林砚继续念,声音越来越清,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个字落地时,胡琴师傅突然弹了个长音。钱三娘抹了把眼角:好个‘但愿人长久’!我那嫁去外县的闺女,上月捎信说想我,我正愁没处说呢……

    挑担老汉红着眼眶掏钱:钱姨,给我来壶最好的茶!我要把这词抄回去,等我孙女儿识字了,念给她听!

    陈秀才的脸白得像张纸,他身后的弟子翻着随身带的《昭明文选》《南昭词钞》,翻得页角都卷了,也没找到半句相似的。

    陈相公,还要我去祠堂跪香吗林砚望着他,或者……你松风社的词,比我的更好

    陈秀才猛地甩袖:你……你这是歪门邪道!他撞开人群往外走,袖中一封写着雅韵阁的信掉在地上,被挑担老汉踩了个鞋印。

    ——

    傍晚回家时,林安的布兜里装着钱三娘硬塞的两斤猪肉。郑氏正蹲在灶前烧火,见他们进门,忙擦了擦手:阿九,有人刚才来送了包川贝,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词渡简介 >词渡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