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最后一句落地时,胡琴师傅的琴弦啪地崩断。茶客们的喝彩声掀翻了楼顶的青瓦,连门外卖糖葫芦的都挤进来,举着糖葫芦喊:再念一遍!再念一遍!
李昭年弯腰捡扳指,指甲盖都掐进了掌心。陈秀才缩在角落,手里的折扇捏得变了形。他昨日刚给李昭年递了信,说林砚的词不过是撞墙撞出来的歪才,此刻却觉得那信上的字都在嘲笑他。
好!
一道苍老的声音从二楼传来,林砚抬头,见个穿玄色云纹衫的老者扶着栏杆,眉骨上有道刀疤,正是雅韵楼主李大人。他冲林砚招了招手:姑娘随我来。
——
李大人的书房飘着沉水香。
墙上挂着幅《词灵图》,画中女子衣袂翻飞,手里捧着块玉珏,脚下缠着青灰色的雾。林砚一眼认出,那玉珏正是天音珏,而女子胸口的印记,和她的一模一样。
这是我雅韵阁的镇阁之宝。李大人指着画,五百年前,有位‘墨君’姑娘带着天音珏游历南昭国,用词唤醒了沉睡的词灵。她填的词能止暴雨、平饥荒,百姓称她‘词仙’。他转身盯着林砚,三日前,周乐正托人给我带了封信,说你有‘墨君印’,能引动天音珏……
林砚摸了摸胸口,印记此刻烫得厉害,像是要和墙上的画共鸣。李大人从案头取出半块玉珏——和周老者给她的那半块严丝合缝,这是天音珏的另一半。五百年前墨君离开时,将玉珏劈成两半,一半交太常寺护持词灵,一半留雅韵阁守护词道。
您是说……林砚的声音发颤。
你是墨君的转世。李大人将两半玉珏合在一起,青灰色的雾从玉珏里涌出来,绕着林砚的指尖打转,五百年了,词灵再次苏醒,南昭国的词道该变一变了。
——
百花宴散场时,已是月上中天。
林砚站在雅韵阁的楼顶,望着郡城的灯火像星子落进人间。天音珏在她掌心发烫,雾里传来那道熟悉的吟唱:曲有误,周郎顾;词无凭,墨君渡……
我知道了。她对着雾轻声说,我是来渡词的。渡那些被旧规矩困住的词,渡那些不敢说真话的人。
楼下突然传来喧,林砚探头,见李昭年正揪着陈秀才的衣领:你说她是撞墙的疯丫头你说她的词是歪门邪道他甩了陈秀才一个耳光,明日你就回青河镇,松风社的牌子,雅韵阁不挂了!
陈秀才捂着脸跑开,李昭年抬头看见林砚,愣了愣,随即别过脸去。林砚却笑了——这少年虽然傲气,倒也分得清好坏。
——
次日清晨,林砚带着雅韵阁送的十匹蜀锦、两箱徽墨回青河镇。马车上还坐着周老者,他说要回青河镇养老,实则是要与林砚同行。
路过青河镇的石桥时,林砚掀开帘角。晨雾里,母亲正蹲在河边洗衣,哥哥扛着碎炭往听雪楼走,钱三娘站在门口踮脚张望。
她摸出怀里的《南昭词谱》,翻到新的一页。纸上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词无凭,墨君渡。渡的不是词,是人心。
5
雾起
青河镇的晨雾裹着桂花香钻进马车帘缝时,林砚正低头整理怀里的锦盒。盒中躺着雅韵阁送的徽墨,墨身雕着墨君渡三字,是李大人亲自刻的。周老者坐在对面,摸着下巴上的白须笑:九娘,你这一回来,青河镇怕是要改改风气了。
话音未落,马车突然停了。林安的声音从外头传来:阿九,桥边围了好些人!
林砚掀帘望去,青石板桥中央挤着七八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为首的是镇东酒肆的王屠户。他手里举着块木牌,上头歪歪扭扭写着林九娘词馆,见林砚下车,立刻拱手:九娘,我把酒肆后头的空屋收拾出来了,您要是愿意开词馆教小娘子们填词,我连房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