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其实...我有个主意。张建军推了推眼镜,厂里最怕什么怕耽误订单。下周有一批美国的大单要交货,如果那时候...
林晓梅瞪大了眼睛:你是说...
不是罢工,张建军压低声音,是谈判。选出几个代表,有理有据地跟厂里谈。我查过劳动法,他们这样做是违法的。
可谁会当代表呢被抓到肯定开除...
张建军犹豫了一下:我可以,我是技术岗,他们不敢随便动我。但最好有个女工代表,毕竟女工占多数。
林晓梅心跳加速,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我...我可以试试。
你张建军惊讶地看着她,太危险了。
我不怕。林晓梅自己都没想到会这么说,大家都有难处,总要有人站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秘密联络了各车间的可靠工友,收集了欠薪的证据,甚至偷偷复印了劳动法相关条款。林晓梅紧张得吃不下饭,但一想到阿妈卧病在床的样子,又坚定了决心。
交货前一天的早会上,当厂长再次宣布延迟发薪时,张建军突然站了出来:厂长,我们要求按劳动法规定,立即支付拖欠的三个半月工资。
车间里鸦雀无声。厂长脸色铁青:张技术员,注意你的身份!
就在这时,林晓梅鼓起勇气站到了张建军身边:厂长,我们不是闹事,只是想要回自己的血汗钱。大家都有家人等着用钱治病、上学...她的声音开始发抖,但越说越坚定,如果不解决,明天的订单可能无法按时完成。
这句话戳中了厂长的软肋。他恶狠狠地瞪着林晓梅:你叫什么名字哪个车间的
喷漆车间,林晓梅。她挺直腰板,尽管腿在发抖。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下午厂里就贴出通知:明天发全部欠薪。消息传开,整个厂区都沸腾了。工友们围着林晓梅和张建军,像欢迎英雄一样。
晓梅,你太勇敢了!王芳激动地抱住她,不过你以后要小心,厂长肯定记仇。
当晚,林晓梅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我做了人生中最害怕也最自豪的一件事。原来,我们不只是任人宰割的打工妹,我们也能为自己争取权利...
第二天,工资果然如数发放。更让人意外的是,香港总部派来的经理特意找到林晓梅和张建军:你们做得对,公司需要敢说真话的人。原来,拖欠工资是当地厂长的主意,他想挪用资金做其他投资。
一个月后,林晓梅被调到办公室做文员,工资涨了,工作环境也好了许多。张建军则被提拔为质检主管。他们依然在周末参加诗社活动,林晓梅的诗越写越好,有几首甚至被刊登在打工杂志上。
1994年春节前夕,林晓梅收到了家里的来信:用她寄回的钱,家里盖起了三间砖房,阿妈的病也好多了。信的最后,阿妈写道:闺女,要是太苦就回来吧。
林晓梅把信看了又看,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刚来东莞时胆小怕事的小姑娘了。这里的汗水、泪水和友谊,还有那份懵懂的感情,都成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除夕夜,工厂放了三天假。林晓梅和张建军站在宿舍楼顶,看着远处绽放的烟花。
新年有什么愿望张建军问。
林晓梅望着星空,轻声说:希望有一天,所有打工的人都能被公平对待。她转向张建军,你呢
我希望...张建军突然红了脸,希望明年还能和你一起看烟花。
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他们的手悄悄握在了一起。1994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早。
春节过后,厂区门前的木棉花开了,火红的花朵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林晓梅穿着新买的浅蓝色衬衫走进办公楼,头发也学着王芳的样子扎成了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