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日本之行和《虹》
借自然界的自然现象——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从火热生活中冷寂下来的孤独,有一种离群索居的苦闷,这又是和茅盾的生活经历有关的。——惨云愁雾,历来是文人们比喻的一种心绪,在茅盾心绪里,雾是可诅咒的,同样,在一篇题为的散文里,茅盾把向来作为美的象征的虹,也一改常规,虹一样的”希望也太使人伤“心”。
另一类散文是游记见闻,是茅盾作为旅日华人,在日本时所见所闻,主要有《速写一》、《速写二》、《红叶》、《邻一》、《邻二》、《樱花》、《风化》、等。这类散文同样具有较高审美认识价值。《红叶》记叙了作者在秋色里去山上看枫叶,但茅盾没有写枫叶如何,却写了人,写了场景,也表达了“原来只是如此这般一回事”的思想底蕴。而《速写一》、《速写二》作者写在日本进浴室洗澡时的见闻,写得精密,写得细腻,比如在写水龙头时,“这是个擦得耀眼的紫铜质的大家伙,虽然关着嘴,可是那转柄的节缝中却哧地飞出迸出两道银线一样细水,斜射上去约有半尺高,然后乱纷纷地落下来,像是些极细的珠子。”樱花是日本国花,大凡从日本回来或偶尔路过日本的人都要记述所见樱花或想看樱花的愿望,茅盾也不例外,在日本期间,他写的《樱花》散文,就是记叙自己结伴去岚山观樱花的盛事。但他用经济的笔调写在岚山的游览,而大量笔墨在渲染樱花的影响、吸引力,写自己寓所门前的树,想象着这是樱花树(其实就是樱花树),春天来临,这几棵樱花树正蓓蕾着,不久便烂漫一片,在这样的基调色彩里,结伴去游山。然而到了岚山,吸引作者的不是樱花而是岚山的自然景观,这种活泼写法,令人击节。
《邻一》、《邻二》则写出寓所邻居的孤愁美貌的少妇和活泼可爱的日本小孩,散文写得幽怨缠绵,情意缱绻。《风化》是茅盾就在日本所闻而写的一篇散文,议论日本警察的腐败,讽喻日本军警制度。
当时日本报载一个负责巡查有伤风化的警察的一桩丑闻,说那个警察半夜里抓住一对并头而睡的男女,在带往警察署的途中,那个负责巡查有伤风化的警察放走男的,让女的跟他走,半途强奸了那女侍者。报上一登载,舆论大哗。茅盾也就此写下了这篇散文,揭露了日本社会黑暗的一个侧面。另一篇同样也是茅盾根据报载材料写成的一篇暴露日本社会黑暗的散文。
据不完全统计,茅盾在日本期间共创作了、《一个女性》、、、《昙》、《泥泞》、《陀螺》等7篇短篇小说。这些长短不一的短篇小说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大都用现代女性作主人翁(个别除外),大都偏重于情感世界的展示,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观照,茅盾在日本期间的短篇小说,虽然是三部曲底蕴的延长,但无论题材和描写方法都和相似而和不一。
这样说,并不否认茅盾在日本前所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作为茅盾思想转折点的作用——因为创作方法上的转换,似乎有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即使在思想苦闷期过后,还在有意无意地起作用,制约、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如这篇小说,是茅盾去日本后写的第一篇小说,里的环小姐,是一个表面为新潮女性,而本质上是一个受封建伦理思想毒害较深的青年女性,她和一个愿为大多数利益而奋斗的革命者相爱后,发生了肉体关系,后来那个男子革命去了。环小姐却发现自己怀孕了。于是,苦闷、惶惑,羞愧、孤独一古脑儿地从心头涌起,不能自拔,最后以自缢来解脱。这个环小姐没有能从革命高潮跌落后振作起来,而在跌落后失望到绝望。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态,尤其是女性,从大革命高潮中热烈的爱恋到大革命失败后心理负重,都得到真实的表现。茅盾笔下的这位环女士,在中就有踪影,但一般而言,中的这类女性,作者是用客观笔调来写的,而中,却带有某种批